:::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4.5289 ms
共 11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牧羊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狗。具有忠誠、溫和、聰明等特性。可看顧羊群或驅趕離群羊隻歸隊,並可抵禦狼等野獸的侵襲。
|
羊鬚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於下頦鬍鬚根部的瘡。初生時小如粟狀,愈來愈大,呈紅色,熱癢稍具痛感,破裂會流出黃液。
|
北山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羱羊的別名。參見「羱羊」條。
|
羊肉床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羊肉鋪的俗稱。
|
仿羊皮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玻璃紙。具有良好的防油性,多用於食品的包裝。
|
羊胛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新唐書.卷二一七.回鶻傳下》:「其地北距海,去京師最遠,又北渡海則晝長夜短,日入烹羊胛,熟,東方已明,蓋近日出處也。」比喻時間的短促迅速。宋.陳造〈書懷〉詩:「百年羊胛熟,萬事虎頭痴。」
|
大羽羊齒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型單葉、羽狀複葉或成叉狀。葉或小羽片長橢圓形、披針形或匙形;邊緣全緣、淺波狀、齒狀或鋸齒狀。中脈(第一次脈)顯著;側脈分1-3級(或稱第2-4次脈),在分細脈,細脈亦分叉數次;側脈和細脈羽狀、簡單網狀或重網狀;具有鄰脈、縫脈等。生殖器官不詳。 本類是華夏植物群的典型代表,分布在朝鮮、印尼和我國大部分地區,少數屬種發現於日本、北美、土耳其和蘇聯的亞美尼亞;最早出現於晚石炭世(?),繁盛於二疊紀,晚二疊世最盛,中生代早期僅殘存少數種。
|
白羊菊石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巨型殼體;一般具有粗橫肋,以及一些瘤狀突起殼飾;縫合線高度分異;殼腹有單一縱脊,或者是縱脊與二條縱向凹槽組合的殼飾。化石僅見於侏羅紀早期辛涅繆爾期(Sinemurian Stage)(約202-195百萬年前)的地層記錄中;世界性地理分布。
|
羊乳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桑科榕屬小灌木。為臺灣全島平地的野外常見的樹種之一。其葉薄紙質或膜質,葉表有白斑。果可食亦可入藥,內含白色乳汁,形似牛之乳房,故名之為「羊奶頭」。
|
羊馬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城外離城十步的壕溝內,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立女牆,稱為「羊馬城」。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