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BIG-5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73年(1984)工業資訊策進會(簡稱資策會)印發了一本「電腦用中文字型與字碼對照表」即俗稱的「BIG-5碼」。BIG-5碼的制定係由資策會策畫,原先是為配合五大套裝軟體而制訂,故稱為BIG-5碼,雖然五大套裝軟體宣告失敗,但目前市面上仍有多數的套裝軟體是在BIG-5內碼系統下所發展出來的。<br /> BIG-5碼系統為兩位元組的內碼系統,共蒐集13,053個中文字,字序依先筆畫數後部首的方式排列。
|
Brachinus aeneicosti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體長7-11.8mm。頭部及前胸背板橘棕色具有光澤,前胸背板光澤略少於頭部,顎唇鬚、觸角4-11節及足亮棕色,觸角前三節深紅棕色,翅鞘呈暗淡的金屬藍或金屬綠色,體腹側亮棕色,有時偏黃或偏紅。頭部複眼間拱起;中央表面具有刻點,側緣則具有縱向紋路,於後緣具有橫向紋路;前額凹陷淺而不明顯;觸角向後延伸接近翅鞘二分之一處,負唇須節內側僅具一根剛毛;下顎兩側具有凹陷。前胸背板拱起,最寬處位於前方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處,常略大於寬,後緣略寬於前緣;表面具有橫向隆起皺紋,並密布細毛;表面無細紋;前緣中央內凹,前角微微凸出;後緣幾乎筆直,僅於近兩側處傾斜;後角角度略小於90度,並於端部形成小角狀;中央縱線明...
|
Bryaxis bellax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色為均勻的淺紅棕色,或腹部有些顏色較深。足,觸角和小顎鬚顏色較體色淺。其前胸背板具完全之溝狀凹,與側面深孔連結一起。前額刻痕寬度為額寬度的一半。
|
Bunaka gyrinoid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1背鰭:Ⅵ;第2背鰭:Ⅰ/ 8。臀鰭:Ⅰ/ 8;胸鰭:19~20。縱列鱗 57~63;背鰭前鱗 38~39。體延長,身體前部呈圓筒形,後則逐漸側扁。背緣、腹緣微微隆起,尾柄較長。頭中大,吻端鈍,形狀略扁平;頭後高而側扁,其頭寬大於頭高,短於頭長;無感覺管孔。頰部微凸,具數列感覺乳突線。眼小,居上位。體被細小櫛鱗。體背灰白色至茶褐色;體側灰褐色至黃褐色,另具10-12條細長的黑褐色縱紋。眼後有兩條黑色線紋,上方一條延伸至鰓蓋後緣。胸鰭基部有兩個黑色大斑:尾鰭基部另具灰褐色斑駁。(林沛立編寫)
|
B—Z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elousov-Znabotinski反應是化學反應系統中出現週期或混渾現象的著名實驗。早期由兩位蘇聯化學家Belousov及Zhabotinski相繼研究發現化學反應中,反應溶液顏色之規則或不規則變化。因為B—Z反應具有如此之混渾特性,因此在研究非線性動力系統中,常常被引用作為解釋混渾在化學或化學工程之例子。文獻中通稱化學振子(chemical oscillator)。<br /> 茲以簡化後之模式說明BZ反應方程式如下:<br /> <br /> 上式中,A,B,C示代表反應物之化學濃度;A0,B0示原始濃度;Kf為A+B→C之反應常數;Kr為C→A+B之反應常數;r為流量...
|
B蘊含A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A或非B閘】(A-OR-NOT-B gate)。
|
Balanophyllia rediviv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體珊瑚,珊瑚體呈長圓柱狀,中間部份彎曲,底部稍微膨大,表面孔洞明顯,觸感類似砂紙,具有延長的根部(pedicel),底部具有附著痕(scar)。珊瑚體常附著有孔蟲或龍介蟲形成之鈣化管狀構造。珊瑚孔接近圓形,珊瑚體最大直徑約9.5 mm,高71 mm。珊瑚體具有4組 (S1~S4) 隔片,呈六放排列。S1稍微突出(2.1 mm),側邊內緣平滑,末端與中柱連接;S2突出0.7 mm,大小約S1的4/5;S3突出0.3 mm,長度大約為S2的1/3;S4表面有顆粒狀突起,具有二種不同形態(鄰近S1者,突出明顯,約1.3 mm,前端與S1癒合;鄰近S2者,未突出生長,約0.3 mm,各組S4末端彼此...
|
Bembidion lulinens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體長4.8-5.1mm。頭頂通常略帶紅色,上唇紅黑色,大顎紅棕色;觸角第一到第三節及第四節前半段亮紅棕色,剩餘部份深紅棕色;顎唇鬚黃棕色,倒數第二節顏色較深;足黃棕色,其中脛節顏色較淺;體腹側黑色。頭部微微拱起;表面不具刻點;表面除頭頂後半部外無細紋;複眼後方稍微凸起;複眼小而突出;前額凹陷淺,向後延伸超過複眼旁後剛毛;觸角向後延伸超過翅鞘前方四分之一處。前胸背板拱起,最寬處位於前方三分之一處之後,後緣略寬於前緣;後緣兩側凹陷之間具有明顯刻點;兩側中央高起處具有橫向之皺紋;表面無細紋;前角呈小角度弧型鈍角,不突出;後緣兩側微微向內凹陷,中央則微微弧形凸起;後角呈直角,並微為向外側突出;側緣...
|
Bembidion shunichi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體長5.4-5.6mm,體黑色伴隨些許的藍色光澤;大顎深紅綜色;唇鬚及顎鬚深棕色;觸角第一節紅棕色,剩餘觸角節黑色;足深紅棕色;體腹面紅黑色。頭部表面光滑或僅具數個小刻點,複眼大且突出;複眼後方稍微具有凸起,複眼旁具兩對剛毛,後方之剛毛著生於複眼後緣旁;前額上之縱紋淺,略向後延伸至複眼後方;觸角向後延伸翅鞘四分之一處。前胸背板拱形隆起,最寬處位於前方三分之一處後方;後緣略長於前緣;前角呈盾角但不向外突出;後角略呈直角;兩側具兩對剛毛,前方剛毛著生於三分之一處前方,後方剛毛則著生於後角附近;中線明顯向後延伸至後緣。後翅發達。翅鞘呈拱形凸起但中央扁平,呈卵圓形至橢圓形;翅鞘縱紋深,由刻點組成;...
|
Bellardia pubescen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翅 R 脈之幹脈裸,體長大於 6 mm,翅 R5 翅室未封閉。M1+2 翅脈彎曲大,呈銳角狀。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