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義上,指度、中南半島、馬來群島等地方。狹義上,則專指以前荷屬東度,即現在的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帥掌兵權所用的信。《三國演義》第五回:「次日築臺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請紹登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一位金山寺名僧的法號。(西元1032~1098)名了元,字覺老,住雲居四十餘年。與蘇軾友善,軾謫黃州,佛住廬山,常相往來。
法屬度支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包括今越南及鄰近的地區。清光緒十二年時為法國所兼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獨立為越南、寮國、高棉三國。舊音ㄈㄚˋ ㄕㄨˇ ㄧㄣˋ ㄉㄨˋ ㄓ ㄋㄚˋ fà shǔ yìn dù zhī nà。
佇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提供文件、影像等待列的緩衝區。當應用將一文件置放在列佇列時,其會保存在一個特別的電腦記憶體內,直到列機準備好接收該文件為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所用的泥狀顏料。用硃砂和油製成。《老殘遊記》第三回:「桌上放了幾本書,一方小硯臺,幾枝筆,一個色盒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八回:「取過色,蓋了一個。」也稱為「泥」。
度露齒鯊或恆河白眼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lyphis gangeticus (Müller et Henle, 1839)
體形壯碩;吻短而呈寬圓形,口前吻長遠短於口裂寬;眼小;第二背鰭頗大型,高度約為第一背鰭高度之1/2;上頜齒高且寬,齒緣呈鋸齒狀,下頜前方齒呈長鉤狀,無鋸齒緣,具短的小尖齒;兩背鰭間無隆脊;尾鰭上葉前凹窪呈縱向,體表無明顯之色斑。
西孟加拉、度、巴基斯坦沿岸海域可發現其蹤跡,臺灣之北部海域曾有漁獲記錄。
沿岸棲息的種類,目前對其瞭解極為有限,僅知其可能為胎生種類之一,可成長至2公尺以上,胎仔產出體長約60公分。
可由延繩釣釣獲,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真鯊科(Family Carcharhinidae),Requiem Shark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唐代宰相所用的官。唐.王建〈送裴相公上太原〉詩:「還攜堂向并州,將相兼權是武侯。」唐.韓愈〈次潼關上都統相公〉詩:「暫辭堂執兵權,盡管諸軍破賊年。」
2.骰子擲雙重四為堂。唐.韋絢〈劉賓客嘉話錄〉:「飲酒家謂重四為堂。」宋.宋某《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卷二○.荀鶴惡念》:「一日,梁祖請客,散後,以骰子自擲,意有所卜。百擲無貴彩,怒甚,因戲曰:『我與杜荀鶴卜及第否?』應聲成堂。」
度海緋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紡錘形。頭稍大;口小;吻長而鈍尖;上頜僅達吻部的中央,後緣為斜向彎曲;上下頜均具單列齒,齒中大,較鈍,排列較疏;鋤骨與腭骨無齒。具頦鬚一對,末端達眼眶後方。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具二短棘;鰓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5-7 + 18-21。體被弱櫛鱗,易脫落,腹鰭基部具一腋鱗,眼前無鱗;側線鱗數28-30,上側線管呈樹枝狀。背鰭兩個,彼此分離;胸鰭軟條數15-17(通常為16);尾鰭叉尾形。體黃褐色至灰綠色;尾柄每側具一大圓形黑斑;背鰭棘部與軟條間之側線上有一金黃斑;背鰭棘部褐色,軟條部與臀鰭透明具3-4條褐色水平紋;頦鬚黃褐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亞洲南部,介於孟加拉灣與阿拉伯海之間。參見「度共和國」條。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