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呼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哭聲、息聲。如:「他呼蚩呼蚩的哭個不停,誰都勸不住。」也作「呼哧」。
搭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憑靠物體伏趴。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他行到芍藥闌那邊。我見他手纖纖搭扶著丁香樹兒。」也作「搭伏」。
氣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樓夢》第二九回:「又見林黛玉臉紅頭脹,一行哭,一行氣湊,一行是淚,一行是汗。」
假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苟延殘。《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上.謝夷吾傳》:「竊以占候,知長當死。近三十日,遠不過六十日,遊魂假息,非刑所加,故不收之。」《明史.卷一二三.明玉珍傳》:「若必欲崛強一隅,假息頃刻,魚遊沸鼎,燕巢危幕,禍害將至。」
游釜之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亂,現在聽到張綱這麼說,感激涕零地說:「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復相聚偷生,若魚遊釜中,息須臾閒耳。」意思是指自己一個荒涼邊遠的人,受了委屈無法上訴朝廷,又不堪官員的欺凌,只好相聚起兵為亂,自知為烏合之眾,有如「魚遊釜中」,危在旦夕,現在不過享有一時的偏安而已。「釜」是古代的一種用來烹煮食物的鍋子,張嬰的這句話用魚在鍋裡游動,看似無事,其實隨時都有被烹煮的危機,來比喻自己處境危險。後來「魚遊釜中」就是直接摘自此處的一個成語,用來比喻身處險境,危在旦夕。
頭暈眼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腦昏沉,視覺模糊。《紅樓夢》第五二回:「無奈頭暈眼黑,氣神虛,補不上三五針,便伏在枕上歇一會。」
虎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恐嚇、威嚇。《劉知遠諸宮調.第二》:「李辛著言虎嚇新人,要他做媒。」元.無名氏《獨角牛》第三折:「休想道虎嚇的咱家善,併一千合者波休想劉千。」
偷偷抹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瞞著人做事,不讓他人知道。元.無名氏〈紅綉鞋.掐掐拈拈〉曲:「掐掐拈拈寒賤,偷偷抹抹姻緣。幕天席地枕頭兒磚,或是廚灶底,馬欄邊。忍些兒卻怕敢氣。」也作「偷偷伴伴」、「偷偷摸摸」。
痰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症狀。似哮,口乾脣燥,胸痛煩熱,而痰塊很難咯出的病症。《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老夫幼年燈窗十載,染成一症,老年舉發。太醫院看是痰火之症。雖然服藥,難以除根。必得陽羨茶,方可治。」
拔火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中醫療法。以竹筒、陶瓷等製成的小罈或寬口瓶作為火罐。拔罐時,將點燃的酒精棉或油紙條,直接置於火罐內片刻後,趁熱將罐倒扣在皮膚上。罐內因燃燒而空氣減少,產生負壓,皮膚被吸,引起局部充血或瘀血現象,以達到治療效果。通常用於腰痛、頭痛、神經痛、關節炎和哮等多種病症。也作「拔罐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