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7.34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抽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徵收稅金。《十國春秋.卷一二.南唐.申漸高傳》:「漸高作諧語進曰:『雨畏抽稅,不敢入京耳。』知誥大笑,明日下教,額外稅。」
拔刃張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郎署,皆拔刃張弩。更始將軍史諶2>行諸署3>,告郎吏4>曰:「大司馬5>有狂病,發,已誅。」皆令兵6>。莽欲以厭凶,使虎賁以斬馬劍挫忠,盛以竹器,傳曰「反虜出」。下書赦大司馬官屬吏士為忠所詿誤,謀反未發覺者。收忠宗族,以醇醯毒藥、尺白刃叢(僰)〔棘〕并一坎而埋之。劉歆、王涉皆自殺。莽以二人骨肉舊臣,惡其內潰,故隱其誅。 〔注解〕 (1) 勒兵:整治、指揮軍隊。 (2) 史諶:西漢末年杜陵人,生卒年不詳。諶,音ㄔㄣˊ。 (3) 署:暫代或試充某種職務。 (4) 郎吏:職官名。又稱郎官。秦、漢時,掌宮廷侍衛。 (5) 大司馬:職官名。周代為主掌武事之官,漢代則為三公之一,後世也常以...
臉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臉部的皮膚。[例]老年人的臉皮較為鬆,容易產生皺紋。
催眠治療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法是在了解個案的背景之後,教導個案做肌肉鬆法,然後用語言引導,使個案處於極度容易接受暗示的深度催眠狀態中,同時給予思想的、情緒的、行動的暗示,以達到行為改變的一種治療法。例如t-e-a(Thinking-Emotion-Action)的理論:認知學派者認為要改變有機體的行為,必須先改變其思想,改變了思想即改變其情緒和行為;理情學派者認為,有機體的情緒被改變了,其思想和行為也會隨之改變;行動學派者則認為,必先改變其行為,然後其思想和情緒必然隨之改變。催眠法語精神分析學派的關係較為密切,其做法超出了精神分析學派。此法是同...
文武之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周文王、周武王二王治國策略,後用指寬嚴互濟的治國之道。《禮記.雜記下》:「張而不,文武弗能也;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文武之道也。」《晉書.卷六五.王導傳》:「誠宜經綸稽古,建明學業,以訓後生,漸之教義,使文武之道墜而復興,俎豆之儀幽而更彰。」
渥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厚的恩惠。《文選.潘岳.西征賦》:「秋霜之嚴威,流春澤之渥恩。」
負德忘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忘恩負義」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數月,京師吏民解,枹鼓數起,而冀州部中有大賊。天子思敞功效,使使者即家在所召敞。敞身被重劾,及使者至,妻子家室皆泣惶懼,而敞獨笑曰:「吾身亡命為民,郡吏當就捕,今使者來,此天子欲用我也。」即裝隨使者詣公(書)〔車〕上(車)〔書〕曰:「臣前幸得備位1>列卿,待罪2>京兆3>,坐殺賊捕掾4>絮舜。舜本臣敞素5>所厚吏,數蒙恩貸6>,以臣有章劾7>當免,受記考事8>,便歸臥家,謂臣『五日京兆9>』,背恩忘義,傷化薄俗。臣竊以舜無狀10>,枉法11>以誅之。臣敞賊殺無辜,鞠獄故不直,雖伏明法,死無所恨。」天子引見敞,拜為...
指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利用手指壓穴的物理療法。以手指按在人體經脈穴道上,借所產生的壓力,達到疏通血脈,鬆肌肉的效果。
捷足先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乎!」上怒曰:「亨之。」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韓信反,何冤?」對曰:「秦之綱絕而維,山東大擾,異姓並起,英俊烏集。秦1>失其鹿2>,天下共逐3>之,於是高材疾足者4>先得焉。蹠之狗吠堯,堯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當是時,臣唯獨知韓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銳精持鋒欲為陛下所為者甚眾,顧力不能耳。又可盡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釋通之罪。 〔注解〕 (1) 秦:朝代名。西元前248∼前207,戰國秦滅六國後,秦王政統一天下,建都咸陽,實行中央集權。因秦始皇專制獨裁,二世皇帝殘暴統治,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後為劉邦所滅。 (2) 鹿:比喻帝位、政權。 (3) 逐:競爭、...
孤恩負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忘恩負義」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數月,京師吏民解,枹鼓數起,而冀州部中有大賊。天子思敞功效,使使者即家在所召敞。敞身被重劾,及使者至,妻子家室皆泣惶懼,而敞獨笑曰:「吾身亡命為民,郡吏當就捕,今使者來,此天子欲用我也。」即裝隨使者詣公(書)〔車〕上(車)〔書〕曰:「臣前幸得備位1>列卿,待罪2>京兆3>,坐殺賊捕掾4>絮舜。舜本臣敞素5>所厚吏,數蒙恩貸6>,以臣有章劾7>當免,受記考事8>,便歸臥家,謂臣『五日京兆9>』,背恩忘義,傷化薄俗。臣竊以舜無狀10>,枉法11>以誅之。臣敞賊殺無辜,鞠獄故不直,雖伏明法,死無所恨。」天子引見敞,拜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