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並作威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作威作福」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作威作福」原作「作福作威」。周武王滅殷朝後二年,前往拜訪箕子,請教如何制定為政的基本規範。箕子回答一共有九類大法,分別是:五行、敬用五事、農用八政、協用五紀、建用皇極、乂用三德、明用稽疑、念用庶徵、嚮用五福,威用六極。其中第六類的「三德」,一是正人的曲直,二是剛強能立事,三是和柔能治,用這三種德行來治理人民。只有君主擁有賞賜臣下、使用刑罰、享受美食的權利。臣子則沒有這些權利,否則將會給家裡帶來災禍,還會危及國家安全。箕子所說的這段話見載於《書經.洪範》,後來「作威作福」這句成語,就從原文「臣無有作福、作威」演變而出,用來指仗著權勢欺壓別人。
屣履造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鞋子還來不及穿好就登門拜訪。形容急於晉見或會見某人。《後漢書.卷三五.鄭玄傳》:「國相孔融深敬於玄,屣履造門。」
謝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朋友前來拜訪或慶弔,事後到他家拜謝。《蕩寇志》第二回:「大官人回府,相煩說聲,陳希真親來謝步。」
知今博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博古通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博古通今」原作「博古知今」。「博」、「通」都有見識廣大的意思,一個人如果對於古今之事都能通曉,學問自然十分淵博。《孔子家語.卷三.觀周》中記載著孔子曾對弟子南宮敬叔稱讚老子,說老子的學問淵博,通曉古今,又明白禮樂的源流演變,明白道德的道理,可以作為自己的老師,便要弟子駕車,前往拜訪老子,向他請教禮樂之事。後來「博古通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學問淵博,通曉古今。
沿門挨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家挨著一家。如:「選舉期間,候選人沿門挨戶地拜訪選民,爭取支持。」
電話訪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用電話進行拜訪交談的方式。如:「市調公司常以電話訪問作問卷調查。」
拜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拜訪時,所帶去的禮物。《金瓶梅》第三五回:「明日吳大妗子家做三日,掠個帖子兒來,不長不短的,也尋什麼件子與我做拜錢!」
仙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稱對方的容貌。《三國演義》第三七回:「備自別仙顏,日因軍務倥偬,有失拜訪。」
謁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拜訪。《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現身包龍圖斷冤》:「不如贖幾件衣服,買兩個盒子,送去孫押司家裡,到去謁索他則個。」
抽功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找個空閒時間。如:「你這個大忙人,能不能抽功夫來喝個茶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