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福克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49年得知自己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後,他準備在去斯德哥爾摩之前喝得酩酊大醉。通知的當天,他侄子也拿酒來拜訪,慶祝在一場橄欖球比賽中大獲全勝。雖然當時醉得神志不清,福克納還是將這兩件事的時間放在一起比較,一下子意識到家人是在騙他,改動了去瑞典的日期,為的就是怕他在領獎的時候還醉醺醺的。知道真相後,他還是一直喝到了真正啓程為止。他在斯德哥爾摩發表的得獎感言是諾貝爾文學獎最精彩的感言之一。他說道:「我拒絕認為人類已經走到了盡頭……人類能夠忍受艱難困苦,也終將會獲勝。」這席發言和他的性格十分吻合。他捐獻了自己獲得的獎金,要「成立一...
草廬三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三顧茅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漢末年天下紛亂,打著「復興漢室」名號起兵的劉備,在屯田新野時,從徐庶口中得知避居在南陽隆中的諸葛亮是個能人,於是前去拜訪,一連去了三次,才見到人。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提到了這件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劉備不顧身分,一連三次專程拜訪的誠心,終於感動諸葛亮答應出山替他奔波效力。後來「三顧茅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賢才真心誠意的邀請、拜訪
問柳尋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尋花問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尋花問柳」原作「問柳尋花」。春季之時,繁花盛開,柳絲新抽,美景無限,正是尋幽訪勝的最佳時機。「尋花問柳」本為遊賞春天的景色之意。如杜甫在〈嚴中丞枉駕見過〉詩中,記述了身為高官的好友嚴武,於風景明媚的春天,在隨扈的陪伴之下,屈尊來拜訪自己的情誼,也抒發自己顛沛流離於世間的感慨。約在元明時,有以「花柳營」代稱妓院等風月場所的用法,如元.喬吉〈新水令.繡閨深培養出牡丹芽套.離亭宴煞〉:「我不是琉璃井底鳴蛙,我是個花柳營中慣戰馬。」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一折:「將一座花柳營,生扭做迷魂陣。」後來「尋花問柳」用來比喻狎妓的用法,或由此演變而出。「尋花問柳」較...
如膠如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如膠似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如膠似漆」原作「如膠如漆」。子夏去拜訪曾子,曾子便請他進來吃點東西。子夏問曾子說:「你這樣做,豈不是太麻煩您了嗎?」曾子便回答說:「對君子而言有三件麻煩的事情,飲食卻不包括在內;對君子而言,也有三件快樂的事情,而欣賞鐘磬琴瑟之美卻不包括在內。」子夏聽了,便請教曾子:「什麼是三件快樂的事情呢?」曾子回答:「有父母可以敬畏,有君王可以事奉,有兒子可以傳授,這是第一件。當父母犯錯的時候可以規勸他;當君王不行仁政時可以離開他;當兒子做錯事時可以責備他,這是第二件。可以告訴君王治國的道理;可以幫助朋友解決困難,這是第三件。」子夏又問:「那麼三件麻煩的事又是什...
登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造訪、拜訪。[例]登門拜訪、登門拜謝、登門造訪
看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找醫生診病。如:「今天下午我要去看病,改天再去拜訪你。」
通今博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博古通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博古通今」原作「博古知今」。「博」、「通」都有見識廣大的意思,一個人如果對於古今之事都能通曉,學問自然十分淵博。《孔子家語.卷三.觀周》中記載著孔子曾對弟子南宮敬叔稱讚老子,說老子的學問淵博,通曉古今,又明白禮樂的源流演變,明白道德的道理,可以作為自己的老師,便要弟子駕車,前往拜訪老子,向他請教禮樂之事。後來「博古通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學問淵博,通曉古今。
後來之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後起之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王忱是東晉的才子,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很有文名,曾當過荊州刺史、建武將軍。他的舅父范甯是當時有名的學者,經常會有一些知名人士前來拜訪他。有一次王忱到范甯家中拜訪,正好有一個叫張玄的人也來拜訪范甯,張玄的學問淵博,也是當時一個有名望的學者。范甯認為他們兩人都是一時俊彥,想介紹他們認識,就請他們彼此交談。張玄覺得自己年紀稍長,就沒有先向王忱開口。結果王忱見張玄不願先開口,自己也不說話。兩人沈默地對坐了很久,最後張玄很失望地離去。范甯見到這種情形,便問王忱說︰「張玄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你怎麼不跟他聊聊呢?」王忱回答道:「如果他真的想要認識我,可以先開口跟我說...
年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年的開頭幾天。如:「年初回老家一趟,拜訪一些親戚故舊。」
神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主教的神職人員。《老殘遊記》第一九回:「又到天主堂去拜訪了那個神甫,名叫克扯斯。」也稱為「神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