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0.96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臨深履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臨深履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臨深履薄」是指像走近深淵、踩在薄冰上,十分小心,出自於《詩經.小雅.小旻》。這首詩在感嘆君王任用小人、聽信小人的錯誤政策,使得國家災難頻傳,民不聊生。身為知識分子的詩人相當憂心,無法盡一己之力改變國家衰敗的命運。詩人最後感嘆說:「大家都知道,不敢空手與老虎鬥,不敢徒步渡河,因為這都是危險的事,但卻不知道小人當道更是危險。所以要特別戒慎,有如走在深淵旁邊、踩在薄冰上面一樣,一定要非常謹慎小心。後來「臨深履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戒慎恐懼,十分小心。
心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心臟規律的跳動。成人平均每分鐘心跳約七十二次。也稱為「心」。
當車螳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7) 而:你。 (8) 幾:接近。〔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八》齊莊公出獵,有螳蜋舉足將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御曰:「此是螳蜋也。其為蟲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莊公曰:「以為人,必為天下勇士矣。」於是迴車避之,而勇士歸之。
螳螂黃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螳螂捕蟬」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山木》1>莊周遊於雕陵之樊,睹一異鵲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感周之顙而集於栗林。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執彈而留之。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翳2>而3>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莊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類相召也!」捐彈而反走,虞人逐而誶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劉向《說苑.卷九.正諫》。 (2) 執翳:據木葉自蔽,即躲在暗處。翳,音|ˋ,遮蔽物。 (3) :攫取。〔參考資料〕 漢.劉向《說苑.卷九.正諫》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
中流底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中流砥柱」之典源,提供參考。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1>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虎聞。晏子過而趨,三子者不起。……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敵之人也,無長幼之禮。」因請公使人少餽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計功而食桃?」公孫接仰天而歎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計吾功者,不受桃,是無勇也。士眾而桃寡,何不計功而食桃矣。接一特猏,再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援桃而起。田開疆曰:「吾仗兵而卻三軍者再,若開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嘗從君濟2>于河,黿3>銜左驂4>,以入砥柱之中流。當是時也,冶少不能游,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九里...
空空妙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如言。至三更,瞑目未熟,果聞項上鏗然,聲甚厲。隱娘自劉口中躍出。賀曰:「僕射無患矣。此人如俊鶻,一不中,即翩然遠逝,恥其不中。纔未逾一更,已千里矣。」後視其玉,果有匕首劃處,痕逾數分。自此劉轉厚禮之。 〔注解〕 (1) 隱娘:唐朝人,俠女,相傳為德宗貞元中魏博大將聶鋒之女。十歲時,有尼挾以去,授以劍術。教成歸家,嫁磨鏡少年。 (2) 後夜:後半夜。 (3) 空空兒:相傳為唐代本領高強的劍俠。 (4) 躡:音ㄋ|ㄝˋ,追隨、跟蹤。 (5) 冥:幽暗。 (6) 滅影:使人、物的形象或圖像消失。
空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徒手。《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廣陵厲王劉胥》:「胥壯大,好倡樂逸游,力扛鼎,空手熊彘猛獸。」
短兵接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短小的武器鬥。比喻面對面的打、爭鬥。《三國志.卷一八.魏書.典韋傳》:「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之。」也作「短兵相接」。
萬里鵬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鵬程萬里」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1>也,水擊三千里。摶2>扶搖3>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4>者也。」 〔注解〕 (1) 南冥:古人以為中國四周環海,南冥指南邊的大海。冥,通「溟」,海。 (2) 摶:音ㄊㄨㄢˊ,盤飛而上。一作「」,音ㄅㄛˊ,拍打。 (3) 扶搖:迴旋而上的暴風。 (4) 去以六月息:乘六月所吹的強風而去。息,指風。
飛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水拍打沖盪而激起的泡沫。《文選.木華.海賦》:「更相觸,飛沫起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