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四分五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必不敢動;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國必無憂矣。」 〔注解〕 (1) 魏:戰國時的一國。其故址約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後滅於秦。 (2) 與:接近、親近。 (3)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4) 齊: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山東省北部、河北省東南部一帶。 (5) 趙: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6) 韓:戰國時晉大夫韓氏與趙、魏分晉後建立的國家,其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東南部一帶。介於魏、秦、楚三國之間,為兵家必爭之地,後為秦所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的一座亭閣。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陝西省略陽縣西。
迎刃冰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首都臨淄,總計攻下七十餘城。 (10) 并:通「併」,兼併。 (11) 齊:國名,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於今山東省北部、河北省東南部一帶。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傳至戰國時,君位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 (12) 破竹:剖開竹子。 (13) 指授:指點傳授。 (14) 徑造:直接進攻。徑,通「逕」,直接。造,至。 (15) 秣陵:地約當在今南京市附近,三國吳孫權於漢獻帝建安十年得秣陵,改名為建業。 (16) 束手:無計可施,無法抵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名。春秋時晉邑,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北省邢臺縣附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春秋時鄭地。故址約在今河南省魯山縣境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春秋時溫地別邑,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武陟縣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春秋時魯邑,故址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費縣。
靜宜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河北省宛平縣西北,為香山寺的故址。清聖祖置行宮於此,乾隆時重加修葺,賜名為「靜宜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