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99.79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僑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僑胞組成的團體。如:「每逢光輝的十月,就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僑團,齊集臺北參加各種慶典。」
酒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歌。概指民間喜慶飲酒時所唱的風俗性歌曲。流傳於各個民族中,有不同的名稱。每逢婚禮、節日、親友團敘等場合,邊喝邊唱。歌詞多即興編唱,內容多為祝福、讚美、勸酒等。曲調各地不一,開朗明快。
盒子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末,秦淮河畔的妓女每逢節日,在盒子裡盛裝各種新鮮的美味食品,互相比賽,舉行宴會,稱為「盒子會」。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齣:「是了,今日清明佳節,故此皆去赴會,但不知怎麼叫做盒子會。」《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又有一個盒子會,邀集多人,治備極精巧的時樣飲饌,都要一家賽過一家。」
放爆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燃放鞭炮。多用於喜慶節日。如:「逢年過節,孩子們總喜歡在街頭巷尾放爆竹,增添了不少喜氣。」《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光陰似箭,不覺殘年將盡,家家户户,鬧轟轟的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歡耍子。」
預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先發售。[例]每逢年節,鐵公路局都會提前預售車票。
水流內布袋戲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期布袋戲演出的六角彩樓。因戲臺的頂棚前簷比下棚短,每逢下雨,雨水則從頂棚落進下棚的舞臺內,故稱為「水流內布袋戲臺」。
頂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體投地。指以頭頂禮至所尊者之足,為最尊敬的禮儀。如:「每逢祭祖,他必頂拜祖先靈位,以示虔敬。」
放生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佛寺每逢諸佛誕生日或特殊節日,將鱗類生物放入泉池中,以示戒殺,稱為「放生會」。
沒天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還沒有明亮。如:「每逢過節拜拜,市場裡還沒天明,就已擠滿了買菜的人群。」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