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蘭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蘭草作成的旌旗。《楚辭.屈原.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蓀橈兮蘭旌。」
沒事常思有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事的時候要常想到有事情發生。比喻防範未來、未雨繆。《紅樓夢》第三四回:「俗語說:『沒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無頭腦的事,多半因為無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見,當作有心事,反說壞了。」
馬后練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后,漢明帝的明德馬皇后。練服,用絹布做成的衣服。馬后練服指馬皇后貴為皇后,不穿綾羅緞而穿絹服。典出《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紀》。後比喻賢妃的懿美德行。
綵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有五色文彩的緞。《三國演義》第一五回:「袁術知呂布襲了徐州,星夜差人至呂布處,許以糧五萬斛、馬五百匹、金銀一萬兩、綵緞一千疋,使夾攻劉備。」《儒林外史》第一回:「朝廷果然遣一員官,捧著詔書,帶領許多人,將著綵緞表裡,來到秦老門首。」
束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乾草綑紮成束。古代用以比喻男女成婚。《詩經.唐風.繆》:「繆束芻,三星在隅。」也作「束薪」。
開口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中的武丑,開口說話清楚有力,又擅長翻跳武藝,故稱為「開口跳」。《官場現形記》第一八回:「幸虧其中有一個唱開口跳的小丑,本事高強,攀著柱子爬了上去,左一拉,右一拉,才算把彩扯下,餘火撲滅。」
靜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舊日朝會的儀仗。以纏繞編成的軟鞭,鞭稍塗蠟,揮打時發出陣陣響聲,使人肅靜。《西遊記》第一○回:「靜鞭三下響,衣冠拜冕旒。」《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招亮走至廊下,聽得靜鞭聲急,遂去窗縫裡偷眼看。」也稱為「鳴鞭」、「淨鞭」。
冬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冬天剛開始。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時遇冬初,紛紛揚揚,下著這一天大雪。」《文明小史》第三九回:「其時已是冬初,他母親身上還是著件川薄棉襖,逢之拿出錢來替他母親做了好些棉皮衣服。」
恩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上的恩寵與禮遇。《北史.卷四○.李彪傳》:「司文東觀,繆恩眷。」《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父子遭遇大唐恩眷,秉節藩方。」
絲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歐、亞間陸路運輸的主要路線。自長安經敦煌、西域到波斯(即今伊朗)、印度和大秦(即今羅馬)等地,因中國的絲織品多經由這條商路運往西方,故稱為「絲道」。絲道除促進東西商業繁榮外,兼具民族、宗教、文化上遷移和傳播的重要意義。十三世紀後因海運發展,絲道便開始衰落。也稱為「絲路」、「絲之路」。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