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5.07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鼻煙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裝粉狀煙末的小瓶子。由陶瓷、瑪瑙或象牙等材料製成,雕細膩精美,常被人視為玩物或古董珍藏。《負曝閑談》第一○回:「在腰裡掏出套料的鼻煙壺來,把鼻煙磕在手心裡,慢慢的聞著。」
雕肝琢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寫作時嘔心瀝血,苦心雕琢字句,刻意求工。明.宋濂〈劉兵部詩集序〉:「師友良矣,非雕肝琢膂,宵詠朝吟,不能有以驗其所至之淺。」也作「雕肝腎」、「雕肝琢腎」。
孔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圖版上的空圖形,使顏料均勻透過,印製而成的畫作。孔版畫中以絹印版畫的應用最為廣泛。
填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漆填嵌,將花紋含嵌在地漆內的漆器,表面光滑,市場價值在雕漆之上。製法有磨顯填漆、嵌填漆兩種,盛行於明宣德年間。
菱花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鏡背雕著菱花的鏡子。唐.楊達〈明妃怨〉詩:「匣中縱有菱花鏡,羞對單于照舊顏。」《紅樓夢》第二八回:「嚈不下玉粒金蓴噎滿喉,照不見菱花鏡裡形容瘦。」
雀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士子冠頂飾雀形,稱為「雀頂」。舉人的雀頂是花銀座,上銜金雀。生員則上銜銀雀。
博山香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焚香所用的熏爐。上有蓋,下有底座,蓋上雕成山巒形,山上還雕出人物和動物,似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有銅製、陶瓷製,一般製作都十分精緻。《西京雜記》卷一:「長安巧匠丁緩者……又作九層博山香爐,為奇禽怪獸,窮諸靈異,皆自然運動。」宋.呂大臨《考古圖》卷一○:「博山香爐,象海中博山,下有槃貯湯,使潤氣蒸香,以象海之回環。」
內填琺瑯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琺瑯器。製作的方法是在內部做成花格的金屬品,或是成花紋,再填上硼酸鹽、矽酸鹽的混合塗料,而後燒成成品。
文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臉上刺紋。《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傳下.南平獠傳》:「有文面濮,俗面,以青涅之。」《劉知遠諸宮調.第二》:「太原府文面做射糧,欲待去卻徊徨。」也作「紋面」。
人勝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傳統節慶。舊俗以農曆正月初七日為「人日」,相傳是女媧創造出人的日子。因自魏晉以後,常在此日戴一種剪彩紙或刻金箔作成人形頭飾的「人勝」之習俗,所以被稱為「人勝節」。見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唐.李義〈奉和人日清暉閣應制〉詩:「奉陪人勝節,長願奉垂衣。」也稱為「人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