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18.7513 ms
共 21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呼叫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通信設施。發信人經由電信局的申信網路及無線電發射臺發送無線電信,將信息傳至呼叫器,而呼叫器持有人可在一定的區域內接收到此訊息,隨時與發信人保持聯繫。如:「在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下,呼叫器日益普遍,成為人與人之間重要的連繫工具之一。」也稱為「無線電叫人業務」。
|
撓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帶長柄的倒鬚鉤。《水滸傳》第三一回:「卻待合眼,只見廟外邊探入兩把撓鉤,把武松搭住。」《喻世明言.卷二一.臨安里錢婆留發跡》:「聽說錢家火起,都爬起來,收拾撓鉤水桶來救火時,那里有什麼火!」
|
連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續射擊。如:「自動步槍一分鐘可連射九十到一百發子彈。」
|
同文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允祿等奉敕編撰。六卷。以梵文、藏文及滿文十二字頭,參照等韻四呼,三十六字母的異同,說明字音拼合的原理,而且以漢字注音,使漢語與梵音相貫通,對於研究音韻學有啟發作用。
|
破裂摩擦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輔音發音方法。發音時氣流通道阻塞,驟然除阻,氣流持續摩擦聲道所形成的聲音。如國音中的ㄐ、ㄑ。也稱為「閉塞摩擦音」、「塞擦音」。
|
沒體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說話沒有禮貌。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一折:「是誰人牆外邊,直恁的沒體面。」《醒世姻緣傳》第八一回:「童奶奶因不見狄希陳來,又見他沒個見識打發,叫那差人漸沒體面上來,只得叫小選子請他進來,與他商議。」
|
風不來,樹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事情發生都可以找到原因。《水滸傳》第二○回:「常言道:『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渾。』」也作「風不搖,樹不動」。
|
灘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江、浙一帶的一種說唱藝術。其中以蘇州灘黃歷史較久,約形成於清乾隆年間,其他各地灘黃則於清代同治、光緒年間相繼產生。起初多以當地曲調演唱民間故事。辛亥革命前後,不少地區的灘黃則相繼發展為戲曲形式。如蘇州灘黃改稱「蘇劇」,上海灘黃改稱「滬劇」,杭州灘黃改稱「杭劇」,寧波灘黃改稱為「甬劇」等。也作「灘簧」、「攤簧」。
|
沒巧不成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沒有巧合就不會湊成一個故事。比喻事情的發生非常湊巧。《水滸傳》第二四回:「自古道:『沒巧不成話。』這婦人正手裡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將倒去,不端不正,卻好打在那人頭巾上。」也作「無巧不成話」、「無巧不成書」。
|
風起雲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風吹起,雲霧蒸騰。比喻事物迅速興起,聲勢浩大。《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而陳涉發跡,諸侯作難,風起雲蒸,卒亡秦族。」也作「風興雲蒸」。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