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769 ms
共 2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愁眉苦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人把他放在眼中。他心中有氣,便每年叫興販田地的人來,說要買田、買房子,說得差不多了,卻臭罵那些人一頓,不買了,以此尋開心。一日他叫了成老爹來,說要買田,等成老爹把賣主帶上縣,要給成老爹的酬庸也談好了,虞華軒又說不買了。把成老爹氣的愁眉苦臉,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幾個鄉裡人去了。「愁眉苦臉」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形容憂傷、愁苦的神色。
|
出岔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生事故、差錯。如:「他最近做事常出岔子,因此被經理訓了一頓。」也作「出岔」、「出岔兒」。
|
仍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復、依然。《水滸傳》第三○回:「小弟被他又痛打一頓,也要小弟央浼人陪話,卻被他仍復奪了店面,依舊交還了許多家火什物。」
|
不分青紅皁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辨別顏色。比喻人不辨明是非情由,魯莽做事。如:「他的東西不見了,便不分青紅皁白的責罵我一頓。也不管究竟是被誰拿去。」也作「不分皁白」。
|
養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養資助。《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媳婦是個病鬼,兒子又十分不孝,動不動將老身罵詈,養贍又不週全,有一頓,沒一頓的。」《紅樓夢》第二回:「外又謝甄家娘子許多物事,令其好生養膽,以待尋訪女兒下落。」也作「養膳」。
|
虎口殘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跖個性殘暴,容易發怒,根本不受教,我勸你不用去了!」孔子不聽,還是去見了盜跖,後來被盜跖用言語羞辱了一頓,討了個沒趣,垂頭喪氣地回去。回到魯國東門外,剛好遇見柳下季,柳下季問孔子:「幾天不見,是不是去看盜跖了?」孔子說:「是啊!盜跖果真不受教,順他的意就讓人生,逆他的意就要人死,此行的危險,真有如『料虎頭,編虎須』,我差點被老虎吃掉啊!」後來「虎口餘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冒大險而不死。
|
不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實話實說,毫不掩飾。《紅樓夢》第四五回:「不瞞姑娘說,今年我大沾光兒了!」《文明小史》第二七回:「不瞞你二位說,我去聽說,能不簽名嗎?原為這事被我們先生發揮了一頓,此時倒要服他老成先見。」
|
皮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皮革製的鞭子。《西遊記》第二五回:「且與我取出皮鞭來,打他一頓,與我人參果出氣。」六十種曲本.明.無名氏《四賢記》第一七齣:「鷺鷥行狀黃昏後,也曾聞河東獅吼,爹行千休萬休,休將那皮鞭緊抽。」
|
泣牛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章覺得自己這次一定好不了了,於是哭著和妻子訣別。王妻聽了丈夫的話,不但沒有同情哀憐他,反而把他罵了一頓,她說:「當今朝廷,有誰的才幹勝過你?現在不過是遭遇那麼一點困苦疾病,你就哭哭啼啼地無法振作,這樣怎麼做得了大事呢?」後來王章果然度過了難關,在元帝時升任為京兆尹。而當初他們夫妻二人在困頓中,病時只能以「牛衣」禦寒的那段故事,後來被濃縮成「牛衣對泣」,用來比喻夫妻共度貧困的生活,如明.張岱〈五異人傳〉:「昔日牛衣對泣,今乃富比陶朱。」便取此義。
|
巢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身、居住的地方。通常有輕賤的意味。《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諒你有多大的個巢窩!不彀我一頓飯食,都拆成平地。」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