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默默無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靜靜地不出聲。《文明小史》第二回:「張師爺聽了這話,把他羞得了不得,連耳朵都緋紅了,登時口無言,連中國話也不敢再說一句,坐在那裡默默無聲。」
各千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層,在當時及後世都備受推崇。壯年時,趙翼即因輕微中風而絕意仕進,歸隱田園,晚年時更處於半瞎、半聾、半的狀態,〈吳穀人祭酒枉過草堂邀稚存味辛同集〉即其晚年詩作,從詩名可知此詩所記為趙翼與吳穀人、洪亮吉(稚存)、趙懷玉(味辛)相聚共飲之事。當時他應已是七十餘歲的老翁,在座數位也俱是髮蒼鬢白,使他不由得生出人事更迭的感歎。詩中所提「袁、蔣、王、錢」指的是袁枚、蔣士銓、王鳴盛、錢大昕,這四位都是與趙翼同時期的著名學者,在文壇亦享有盛名,袁、蔣二人更與趙翼同為「性靈」派詩人。然而無論他們曾經多麼的顯赫,多麼的意氣風發,畢竟已是時過境遷,終將化為塵土,而起繼後浪各顯優長與特色,是否有人甘於只做傳薪者?所...
付與一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絃嘔,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1>叫,函谷2>舉3>。楚人一炬4>,可憐焦土。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注解〕 (1) 戍卒:戍守邊疆的兵卒。戍,音ㄕㄨˋ。 (2) 函谷:即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縣西南的關口。東起崤山,西至潼津,地形至為險要。戰國時為秦所建,故亦稱為「秦關」。 (3) 舉:攻占。 (4) 楚人一炬:指項羽燒秦宮室,大火三月不滅。
山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形式短小,節奏自由,曲調爽朗質樸,流行於山村間的民歌。唐.白居易〈琵琶行〉:「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嘲哳難為聽。」
團隊工作建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部認為試辦期間已滿,目標已達成,自然應結束或朝向另一階段發展,只是下一階段何去何從,教育部不能裝聾作。以下是一些周邊配套,或許對學校輔導有助益。學校教育目標的再確認學校是一個正式的社會化機制,它比家庭更具有一致、普遍的社會化功能,在於教導下一代國民累積知識、創造文明、延續歷史的責任;同時,學校也扮演社會控制的功能,教導人類社會所能接受的法律、規範、行為、倫理、價值,培養現代公民身分;學校更是人力資本的培育場所,透過教育活動,學生逐漸被訓練成為適任的生產、再生產的個體,繼續維持國家的競爭力。以上三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偏...
聲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帶受傷,發音破。比喻智盡能窮。《北史.卷三一.高允傳》:「崔公聲嘶股戰,不能一言。」
發策決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拆閱策問題目,決定錄取科第。漢.揚雄《法言》:「或曰:『書與經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爾笑曰:『須以發策決科。』」
紅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紅色的絲線。唐.溫庭筠〈春愁曲〉:「紅絲穿露珠簾冷,百尺下纖綆。」
家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奴僕在主人家所生的子女。《水滸傳》第六一回:「這個道童,又聾又,只有一分蠻氣力。卻是家生的孩兒,沒奈何帶他出來。」
甲狀腺機能亢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為一種體內的甲狀腺腫大,分泌出過量的甲狀腺素,而使新陳代謝的速度加快的病症。罹患此症的病人會有雙眼突出、全身無力、疲勞、手指顫抖、聲音沙、吞嚥困難等現象。病人食慾佳,但因為新陳代謝速度快,因此體重不增反減。患者也會呈現心神不寧,情緒多變化的情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