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岩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溶性岩石,尤其是碳酸鹽類岩石,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蝕形成的地貌。大陸地區廣西、雲南、貴州等地有此地貌,也稱為「喀斯特」。
海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千鳥目海雀科。頭、背部為黑褐色,腹部為白色,卵呈梨形。喜於島嶼的岩壁或岩石上築巢。
太陽神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在六十至七十年代完成的登月計畫。此項計畫首度將人類載運到月球,對月球表面進行了廣泛的考察,蒐集了大量的月球岩石標本,並把許多儀器安裝在月球上進行科學研究。也稱為「阿波羅計畫」。
爬山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葡萄科攀緣木質藤本植物。葉柄細長,互生,單葉三裂或複葉具三小葉,秋季變為鮮紅色。卷鬚成吸盤狀,能吸附牆上或岩石上。花成簇,與葉對生。果小,藍黑色。也稱為「爬牆虎」。
白堊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白堊紀形成的一套時代地層。
泥板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輕度變質岩石。主要由黏土含量較少的泥岩或頁岩,經由造山運動作用的龐大壓力而形成。這種岩石結構較疏鬆,是介於頁岩和板岩之間的岩石,不易剝裂,也稱為「硬頁岩」。
崩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含水量多的岩石及冰雪等,沿高山陡坡快速向下崩滑。
岩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行地質勘探時用空心鑽頭所取得的圓柱形岩石樣品。
羅塞達石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埃及石碑。西元一七九九年拿破崙遠征埃及時,在尼羅河口羅塞達發現,故稱為「羅塞達石碑」。為一外形不規則的黑色玄武岩石碑,長一百一十四公分、寬七十二公分、厚二十八公分。銘文撰於托勒密五世(西元前205~前180)即位第九年,誌其踐位慶典。碑文以埃及和希臘兩種語言及象形文字、通俗文字(埃及象形文字草寫體)和希臘文雕刻而成,為解讀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線索。釋讀主要由英國物理學家T.楊和法國J.F.尚博良(Jean-Francois Champollion)完成,解開古埃及文字之謎。石碑現藏於不列顛博物館。
海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波浪侵蝕、海岬切蝕所造成的小島或岩石殘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