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6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過遂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怎樣呢!況且盜跖的為人,思想靈敏猶如噴湧的泉水,情緒變化起伏就像驟起的狂風,飄忽不定,力量強大可以抵抗敵人的攻擊,口齒伶俐足以遮掩自己的過失,順他的心意就高興,不順心就生氣,而且容易用話來侮辱人。您就不用去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文過飾非」這句成語,用來指掩飾過失、錯誤。
頑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頑強抵抗。如:「雖然已遭到警方四面包圍,歹徒仍然頑抗不降。」
虎克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菲律賓的共產黨人民解放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進攻菲律賓,菲律賓共產黨於西元1942年組織抗日人民軍(The People’s Anti-Japanese Army),也稱為「虎克黨」(Hukbalahap,the Huks),組織游擊隊抵抗日軍。戰後虎克黨持續活躍於菲國中部和南部,並發動農民暴動,目的在推翻菲國的民主政府。在1954年被總統麥格塞塞(Ramon Magsaysay)擊敗之後,於1969年重整為新人民軍,直到1970年代才逐漸停止活動。
愛滋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滋為英語AIDS的音譯。由愛滋病毒所引起的疾病,一般經由血液或性行為傳染,能破壞人類的免疫系統,使人體失去抵抗疾病的能力。參見「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條。
拒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抵抗。《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三國演義》第一五回:「謀士笮融、薛禮勸免,使屯兵零陵城拒敵。」
不合作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非暴力抵制為手段的抗爭行動,尤指印度獨立運動中,甘地(Mahatma Gandhi)倡導的反英行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了反抗英國的統治,甘地於西元1920~1922年間和1930~1934年間領導了全印度範圍的不合作運動,呼籲印度人不納稅、不入公立學校、不到法庭、不進公職、不買英貨;甘地自己並曾多次絕食。印度的和平抵制行動幾乎癱瘓當地殖民政府的運作,英國國內輿論壓力增大,迫使英國政府不得不讓印度逐漸發展自治體制。
義不容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中穿梭幫忙,加上因為周瑜弄巧成拙,讓劉備娶了孫權的妹妹。本來孫劉兩家各懷鬼胎,這下結了親家,對協力抵抗曹操大軍這件事上,在道義上,應該不會推卸,所以說是「義不容辭」。
不可抗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抵抗或排拒。如:「天災地變是不可抗拒的。」
無可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燕王為了與秦國友好,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做為人質,在秦國,太子丹受到很差的待遇。太子丹逃回燕國後,為了抵抗秦國的侵略,同時也為了報仇,便經人介紹認識了荊軻,請他作刺客,到秦國刺殺秦王。由於荊軻遲遲不出發,太子丹便催他趕快上路,荊軻說:「就算我到了秦國,秦王也不會見我啊!除非我能帶著樊於期的頭和督亢的地圖前往,也許就有機會見到秦王。」樊於期本是秦國的將領,因為得罪秦王,逃到燕國,秦王懸賞千金要他的腦袋。太子丹聽了說:「樊將軍是來投靠我的,我怎能為了自己而殺了他?請你再想別的方法。」荊軻知道太子丹不忍心殺樊於期,就私下去見樊於期,告訴他這個想法。樊於期聽了後,馬上拔出利劍當場自殺。太子丹聽說這件事,...
八年抗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後至三十四年間,抵抗日本對華侵略的戰爭。經過八年的艱苦奮戰,我國終於獲得最後的勝利。[例]他們是一群歷經八年抗戰洗禮的勇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