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狗行狼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狗般的行為,毫無倫理,似狼般的心機,陰險狡。比喻行為卑鄙,心腸狠毒。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這廝敢狗行狼心,虎頭蛇尾。」也作「狼心狗幸」、「狗心狗行」。
虎狼當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種貪狠殘暴的野獸。比喻狠毒的惡人。 (13) 橫:音ㄏㄥˋ,橫行。 (14) 狐狸:狐狸生性狡多疑,故多用來比喻狡詐而作惡多端的壞人。
好弄玄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歡故意造成懸疑高深或耍狡的手段。《儒林外史》第五二回:「他初時也愛學幾樁武藝,後來本知怎的,好弄玄虛,勾人燒丹煉汞。」
縱虎入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引狼入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狼是一種肉食性動物,形狀似犬,嗅覺靈敏,聽覺佳,性凶狠狡,晝伏夜出,會襲擊人畜。像這樣凶猛的動物,如果引到了家裡,當然會為自己帶來可怕的災禍。如元.賈仲名《對玉梳》第二折︰「若是娶的我去家中過,便是引得狼來屋裡窩。俺這粉面油頭,便是非災橫禍。」便是女主角因為不想被逼婚,所以告訴對方如果娶了自己,就好像引了一隻狼到屋裡,一定會有是非橫禍。後來「引狼入室」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自招其禍。同樣的用法也見於元.張國寶《羅李郎》第一折:「我不是引的狼來屋裡窩,尋的蚰蜒鑽耳朵。」可知在元代時這已經成為共同的用法。到了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五.黎氏...
奸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奸詐、狡。南朝齊.蕭子良〈陳時政密啟〉:「令史奸黠,鮮不容情。」
2.奸詐狡的人。元.周密《武林舊事.卷六.游手》:「浩穰之區,人物盛夥,游手奸黠,實繁有徒。」
一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味、一直。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你個無端的賊吏奸,將老夫一謎裡欺壓。」清.洪昇《長生殿》第一○齣:「俺非是愛酒的閒陶令,也不學使酒的莽灌夫,一謎價痛飲興豪粗。」也作「一昧」。
毒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狠毒的計謀。如:「他設下毒計,陷害他的對手。」《三俠五義》第五十回:「老人家想想,這是甚麼事?平白無故的生出這等毒計。」
嚼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咬牙切齒。形容非常痛恨、憤慨的樣子。《金史.卷一一○.雷淵傳》:「遇不平,則疾惡之,氣見于顏間,或嚼齒大罵不休。」宋.蘇軾〈京師哭任遵聖〉詩:「奮髯走吏,嚼齒對姦將。」
兩面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陰險狡,善耍兩面手法。《金瓶梅》第二○回:「他自吃人在他根前那等花麗狐哨,喬龍畫虎的兩面刀哄他,就是千好萬好了。」
根盤節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盤根錯節」。見「盤根錯節」條。01.宋.陸九淵〈與楊守書〉其三:「積弊宿蠹,殆難驅除,吏豪家,相為表裡,根盤節錯,為民蟊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