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爭長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論是非。《孤本元明雜劇.漁樵閑話.第二折》:「為利圖名呵!如燕雀營巢,爭長爭;如狼虎競食,以掩四人。」也作「爭長論」、「爭長競」。
手指伸出有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指伸出來各有長。比喻人的賢愚天賦各有不同,無法勉強其達到平等。例:手指伸出有長,你無理由要求逐儕都像愛因斯坦。(十指有長,你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像愛因斯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夭亡。《書經.洪範》:「六極,一曰凶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賦憲之謚,折曰哀。哀者,依也。」
華夏針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螞蟻,職蟻單態型,工蟻體長2.7–3.5mm。頭型亞三角型,後頭微凹。頭蓋明顯條紋狀刻紋,密布絲狀毛。頭楯前緣中央無凹陷,具頭楯側毛著生。大顎呈三角型,大顎前緣齒突10個。觸角12節,無明顯錘節,觸角柄節較長,向後延伸超出後頭緣部分,大於觸角第2節的長度。複眼大。前胸背板無突起,前中胸背板縫明顯,中胸明顯隴起,前中胸背板密布絲狀毛與稀疏針狀毛。中胸側板光滑無刻紋與毛著生。後胸背板溝明顯,後胸側板光滑無刻紋。前伸腹節刻紋明顯,著生絲狀毛。中足脛節與後足脛節各具有1根櫛齒狀脛節距。腹柄節無柄部,瘤部呈矩形,腹柄節下突起呈方狀突起。腹錘背板著生許多直立針狀毛,螫針明顯。體軀單色黑色,但足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小說雜記等類的書。漢.王充《論衡.骨相》:「若夫書俗記,竹帛胤文,非儒者所見,眾多非一。」
2.稱書牘。南朝梁.元帝〈玄覽賦〉:「報蕩子之長信,送仙人之書。」清.朱彞尊〈首春端州述懷寄故鄉諸子〉詩:「書知可報,珍重問江潯。」
是長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批評他人的是非長。《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二:「見了手下舊使役的,偏喜是長是的婆兒氣消遣悶懷。」
2.描述仔細詳盡。《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滴珠把上項事,是長是,說了一遍。」
葉水蜈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長走莖。稈高7-30 cm。花序綠色;葉狀總苞通常3片;小穗長3-3.5 cm;鱗片之脊上具小刺。

夭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命早死。例:頭擺窮苦人家个營養毋好,有兜細嬰兒降出來無幾久就夭壽命。(以前窮苦人家的營養不好,有些小嬰兒生出來沒多久就命早死。)
2.(貶)詛咒人命早死。例:哪家屋个垃圾儘採攉忒,實在還夭壽命。(哪家的垃圾隨便丟棄,實在是缺德!)
腹幽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腹幽蟌 ( 台灣蜻蛉)體長約3.9~5.3 公分。其雄蟲體型較細狹,複眼深黑色,前胸兩側各有一紅褐色圓點,合胸側視有紅褐色魚鉤狀斑紋,腹部第1 至5 節是紅褐色,其餘後半段黑色,前翅透明,後翅基部及端部透明,後翅中央大面積區段黑褐色具金屬光澤。雌蟲體色暗灰色,合胸側視有黃色魚鉤狀斑紋,腹部兩側即背面中央有黃色線條,翅膀則不具光澤。

Dendrochirus biocellatus (Fowler, 1938)
頭部棘棱發達具有數個小皮瓣,鼻部有2條延長如帶狀的皮瓣;口大,端位斜裂,下頜稍突出。背鰭長度長,約與體高相等,鰭棘部鰭膜深裂。胸鰭長而寬,下部鰭條分支。魚體底色為紅色,其上散有暗色不規則蠕形斑紋,胸鰭上有3~4條黑色橫帶,尾鰭上佈滿橫行的斑紋點。背鰭之軟條部位有2~3個大型眼斑,是辨認此魚最明顯的特徵,故被稱為「雙眼斑」多臂簑鮋,屬於中小型鮋科魚類,體長約10~12公分左右。
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及台灣東北部海域。
生活於淺海海域之岩礁區,夜行性,日間休憩於岩礁洞穴中,夜間游出活動,覓食小型甲穀類,鰭棘有劇毒可禦敵。
造型及色彩豔麗,是水族館中相當受人喜愛的觀賞魚,為少見的獅子魚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鮋目(Order Scorpae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鮋亞目(Suborder Scorpaen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鮋科(Family Scorpaenidae)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