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蒲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蒲草製成的鞭子。比喻寬刑。《後漢書.卷二五.劉寬傳》:「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唐.李白〈贈清漳明府姪聿〉詩:「蒲鞭挂枝,示恥無撲抶。」也作「鞭蒲」。
崔元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729-795)名鵬,以字行,唐博陵安平人。自有科第以來,三元及第者,十三人之ㄧ。擢進士第一人,又舉宏詞,曆官禮部員外、知制誥。終比部郎中。 著作: 《全唐詩》集三十卷,今存詩七首。 詩賞: 《雨中對後叢竹》崔元翰「含風搖硯水,帶雨拂牆衣。乍似秋江上,漁家半掩扉。」
騙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拐騙、勾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你本是個折桂客,做了偷花漢。不想去跳龍門,學騙馬。」《水滸傳》第四六回:「楊雄卻認得這人,姓時名遷,祖貫是高唐州人氏。流落在此,則一地里做些飛走壁,跳籬騙馬的勾當。」
承恩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北府城的北門遺跡,也是臺北市唯一的一級古蹟。興建於清光緒五年(西元1879)。當時的臺北府城,共有東、西、南、北四大城門與小南門。東門稱「景福門」,西門稱「寶成門」,南門稱「麗正門」,北門稱「承恩門」,小南門稱「重熙門」。城周一千五百餘丈,北門與東門皆附外郭,北門城郭額題:「巖疆鎖鑰」。今日除此門仍保持原貌外,餘門不是已拆廢,即是後來改建的。此門以大直山之山石砌成,中有拱門,傳統歇山式飛屋頂,不見柱廊的封閉式城樓,朱紅的厚牆直接頂住了口,建築格式非常獨特。今址在臺北市忠孝西路、博愛路、延平南、北路與中華路的交叉口。
後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屋後的院子。唐.李白〈題東谿公幽居〉詩:「好鳥迎春歌後院,飛花送酒舞前。」宋.張先〈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後院〉詞:「移得綠楊栽後院。學舞宮腰,二月青猶短。」
廊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的走道,或有頂遮的過道。如:「因為下大雨,大家都跑到廊子裡避雨。」
斜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斜掠而過。唐.敬括〈花萼樓賦〉:「流雲衝牖而中斷,飛鳥拂而斜度。」
河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邊的沙泥地。《儒林外史》第七回:「見兩扇門開著,臨了水次,那對過河灘塌了幾尺,這邊長出些來。」《紅樓夢》第四九回:「原來這蘆雪庵蓋在傍山臨水河灘之上,一帶幾間茅土壁,槿籬竹牖,推窗便可垂釣。」
石爛江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錦,進趨何必利如錐。錢神任爾知無敵,酒聖於吾亦庶幾。江畔秋光蟾閣鏡,檻前山翠茂陵眉。樽香輕泛數枝菊,影斜侵半局棋。休指宦遊論巧拙,祗將愚直禱神祇。三吳煙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注解〕 (1) 莊叟:莊周,戰國時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政治觀則歸於無為而治。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 (2) 彭殤:彭祖、殤子。《莊子.齊物論》:「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彭祖,相傳活了七、八百歲;後世用以比喻長壽。殤子,夭折的孩童。後世用以比喻短壽。 (3) 陶潛:西元356∼427,一名淵明,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人,陶侃的曾孫。安貧樂道,嘗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比,世...
捫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持其舌,不使言語。《詩經.大雅.抑》:「莫捫朕舌,言不可逝矣。」明.劉榮嗣〈有感〉詩:「捫舌藏身消永日,隨日曝背倚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