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28 ms
共 6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昭和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齒花朵著生位置:雌雄同株;頭狀花頂生或腋生,花序先端下垂苞片:總苞片長約1公分顏色及大小:花冠上部紅褐色,下部白色;頭狀花約1.5公分長花莖:柔軟,至末端呈下垂狀,長2至3公分花被:頭狀花乃由細瘦的管狀花組成柱頭:2列,開裂後翻捲成一圈果實型態:瘦果,有白色冠毛<註1>生活週期:萌芽期2至3月、花期4至9月、結果期6至11月、落葉期11至12月<註4> 命名由來這麼日本化的名字係因此植物在日據大正昭和時代時歸化到台灣來,故有此名稱;曾有人提議要廢除此名,但尚未有代表性的會議通過其他妥當的中文名稱,...
|
孤挺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起因於其喇叭狀之花形。(註2) 莖孤挺花為百合科的多年生球根花卉,其地下部為鱗莖,呈圓球狀,外有黑褐色皮膜。 葉孤挺花的葉子一般為廣披針形帶狀,屬於肉質葉,質肥厚而色亮綠,基生,常綠。 花孤挺花的花期通常落在春、夏季之間,其自葉叢偏中心處抽出粗大而中空的花莖,高於葉面,在頂端著花,其花形似百合,具萼瓣六枚。孤挺花的花色有紅色、橙色、桃紅色、白色及紅白相間、乳白色或具有深淺色調、斑點、條紋或鑲嵌等變化。 果實孤挺花的果實為蒴果,其內蘊藏種子約80~100顆左右,呈黑色薄膜狀,用以繁殖。 參考書目註1:應紹舜,《台灣高等植...
|
鴨嘴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哺乳類單孔目。為較原始型動物,狀似水獺而小,長二尺餘,體生褐色軟毛,嘴扁平,被角質鞘,眼小,無耳殼,四肢短,各有五趾,趾間有蹼,具鉤爪,常瀕水穴地以居,食蟲魚之類,卵生,有育兒囊,無乳房,哺子時,乳由皮膚中乳腺而出,幼獸有齒,長成後即脫落,產於澳洲。也稱為「鴨獺」。
|
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十字花科蕓薹屬,「蕪菁」、「蔓菁」之古稱。《說文解字.艸部》:「葑,須從。」段玉裁注引〈坊記〉:「葑,蔓菁也,陳宋之閒謂之葑。」也稱為「蔓菁」。參見「蕪菁」、「蔓菁」條。
|
台灣松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聯亞洲部分、蒙古人民共和國、朝鮮、日本,中國東北、內蒙古東北部、河北北部和新疆。毛色有灰色(冬)、暗褐色(夏)型和藍灰色(冬)、紅棕色(夏)型。不冬眠。2. 許多松鼠都擁有亮麗的顏色,在不同季節,毛皮的顏色也都不同。每年春秋季換毛。年產子2~3次,一般在4月和6月產子較多,每次產子4~6隻。 主要食物主要是植物類以堅硬的種子或針葉樹的嫩葉、嫩芽為食,也吃蘑菇、漿果等,有時吃昆蟲的幼蟲、螞蟻卵等,若是發現鳥巢中有鳥蛋,牠們也常會偷吃。有貯備食物越冬的習性。由春到冬,松鼠非常了解在自己生活領域內哪一棵樹何時會有嫩芽或果實,便...
|
車前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蕊:4枚,抽出花外,花藥卵形果實型態:3.5釐米卵狀長橢圓形蒴果,橫裂(即蓋果)種子:4至6粒,黑褐色扁平狀,背面隆起<註1>生活週期:2至3月萌芽期、花期4至7月、結果期8至10月、落葉期11至12月<註2> 草如其名的車前草常常喜歡成群長在路上或路邊的開闊處,所以又有"當道"的別稱。 精巧的開花機制叢生狀的葉片再配上長長的綠色花穗是大家熟悉不過的植物,花穗上的小花雖然小到需要藉助放大鏡才能觀察其構造,但他卻是車前草能成功繁延的重要關鍵。白色的花冠筒很小,一開始被萼片包覆著,在長絲構造的花柱與...
|
砂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粗製的褐色蔗糖。
|
畫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北方某些少數民族,凡遇大悲大喪,即以刀劃臉,以示悲愁。《三國志.卷一六.魏書.任蘇杜鄭倉傳.倉慈》:「及西域諸胡聞慈死,悉共會聚於戊己校尉及長吏治下發哀,或有以刀畫面,以明血誠。」
2.圖畫、銀幕等所呈現的形象。如:「影片中血腥火爆的畫面不適合小孩觀賞。」
|
十三行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豬、羌、山羊等野生動物(註一)。器物方面,石器無論在器型或數量上皆相對減少,而陶器數量則多,以紅褐色的夾砂陶為主。十三行文化遺址出土大量的煉鐵殘渣,顯示當時已經知道煉鐵的技術,而此文化為重要的特徵,就是出現了以鐵器為主的金屬器及玻璃器。發現的鐵器主要是鐵刀和鐵釘,也包含其他金屬器,主要是金、銀、銅質的裝飾品,而玻璃製品則包括了玻璃耳玦、玻璃手鐲、和玻璃珠等。此文化階段的生產工具已經逐漸由石器轉變到鐵器,大大增加了生產的效率。出土遺物中也發現了宋堂時期的古錢和中國的瓷器,也說明了十三行文化居民已經與中國東南沿岸的漁民,...
|
白尾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尾羽外側基部白色;小、中覆羽銀藍色;臉、頸側、喉至前頸黑色,尾下覆羽白色。雌鳥 - 背面大致為橄欖褐色,尾羽外側基部白色;腹面大致為橄黃色;喉至前頸羽色略淡,尾下覆羽黃褐色。 生態習性為台灣特有亞種,普遍分布於海拔一千至兩千三百公尺的中海拔山區之濃密森林中,喜好單獨在較潮濕陰鬱的闊葉森林或溪流邊的密林下層活動。 面臨問題早期曾因養鳥者喜愛,曾遭受較大捕捉壓力,對其生態習性了解仍然有限。<註1> 固守領域的白尾鴝經常在中低海拔森林中健行...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