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侃侃而談     
瀏覽人次:34889 收藏人次:2196529
說話從容不迫的樣子。《黃繡球》第三回:「黃繡球只是侃侃而談,全不像他平時的性質。」
    
瀏覽人次:38407 收藏人次:4099834
連接詞:A>並且。如:「富而有禮」、「秀外而慧中」。B>然而、但是、卻,表示語義轉折。如:「不勞而獲」、「有名而無實」。C>然後,表示語義承接。如:「學而時習之」。D>才、始,表前後的動作。如:「破門而入」、「跨步而行」。
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沒有意義。如:「忽而出現」。
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壯而老」。
以。如:「從今而後」、「自此而下」。
若、如。如:「人而無信」。
    
瀏覽人次:12807 收藏人次:1470179
和樂、從容不迫的樣子。如:「侃侃而談」。
    
瀏覽人次:6110 收藏人次:2082201
說話或討論。如:「談心」、「會談」、「交談」、「健談」、「談天說地」、「紙上談兵」。
言論、話語。如:「美談」、「奇談」、「趣談」、「老生常談」。
侃侃     
瀏覽人次:4503 收藏人次:1249931
3.從容不迫的樣子。如:「侃侃而談」。
口若懸河     
瀏覽人次:60153 收藏人次:5412077
言語滔滔不絕,如瀑布流瀉不止。形容能言善辯。《金瓶梅》第三三回:「但遇著人,或坐或立,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就是一回。」《儒林外史》第四回:「知縣見他說的口若懸河,又是本朝確切典故,不由得不信。」也作「懸河瀉水」。
噤若寒蟬     
瀏覽人次:41106 收藏人次:2982113
蟬嘶於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不察,以為蟬到寒天,不能發聲,乃以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語本《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如:「自從被上司數落之後,他便噤若寒蟬,再也不敢發表意見了。」
信口雌黃     
瀏覽人次:36878 收藏人次:2604305
「信口雌黃」原作「口中雌黃」。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時代環境的動盪不安,道家老子和莊子的清靜無為思想,因此得以流行,許多人都喜歡以老莊思想為談論內容,王衍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每每在談論老莊玄妙的哲理時,總能侃侃而談,即使是講錯了,或是在道理上有說不通的地方,仍然不慌不忙地隨口改正,彷彿嘴裡含了雌黃,隨時改正,所以大家都稱他是「口中雌黃」。後來「信口雌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顧事實真相,而隨口亂說或妄作批評。出現「信口雌黃」的書證如清.張雲璈〈察吏行〉:「太守觀察本切近,豈肯信口生雌黃。」
義正辭嚴     
瀏覽人次:29478 收藏人次:1199674
,詞嚴義正,累數千言,交阯得書,惶懼請命,而聖許竟莫知所終。」
02.《野叟曝言.第六回》:「世兄侃侃而談,詞嚴義正,孩兒汗下通體!」 參考詞語︰正義嚴辭注音︰ㄓㄥˋ |ˋ |ㄢˊ ㄘˊ漢語拼音︰zhèng yì yán cí釋義︰表示正當義理的嚴厲措辭。見「義正辭嚴」條。
01.明.海瑞〈復徐繼齋尚寶少卿書〉:「今日歸曲直,責意雖不善,其所指則正義嚴辭,不可破也。」 參考詞語︰義正詞嚴注音︰|ˋ ㄓㄥˋ ㄘˊ |ㄢˊ漢語拼音︰yì zhèng cí yán釋義︰猶「義正辭嚴」。見「義正辭嚴」條。
01.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八.丹鉛新錄.秋胡妻》:「(劉)子玄之論,義正詞嚴,聖人...
滔滔不絕     
瀏覽人次:23078 收藏人次:2861939
形容說話連續而不間斷。《蕩寇志》第三二回:「張繼問起曹州攻取之法,成英反覆議論,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張繼一毫不懂,連聲稱是而已。」也作「滔滔不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