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寅     
瀏覽人次:1372 收藏人次:0
同具敬長之心,指同僚、共事的官吏。《書經.皋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驟然署了美缺,同寅中就有許多人不服。」
    
瀏覽人次:21303 收藏人次:530218
3.同寅的簡稱。
    
瀏覽人次:17238 收藏人次:8024485
一樣的,沒有差異。如:「同等」、「相同」、「大同小異」、「志同道合」。
跟…一樣。如:「同上」、「同前」、「如同」、「情同手足」。
一起。如:「同學」、「同伴」、「同事」、「共同」、「同甘共苦」。
聯合、聚在一起。如:「會同」、「夥同」。
和、與、跟。如:「我同你一道去。」
贊成。如:「同意」、「贊同」。
和諧、和平。如:「世界大同」。
契約。如:「合同」。
先入為主     
瀏覽人次:19392 收藏人次:603740
將最早聽見的說法當做是正確的,而不願做任何的改變。語本《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唯陛下觀覽古戒,反覆參考,無以先入之語為主。」表示最早聽到的話容易在心中留下深刻的主觀觀念,而難以接受其他說法。《文明小史》第二九回:「盧主事這般拘執,便有他同寅一個韓主事異常開通,卻已在堂官面前先入為主,極力贊說這改法律之舉是好的。」
臭味相投     
瀏覽人次:10028 收藏人次:422373
雙方志趣、性情相投合。《醒世恆言.卷二六.薛錄事魚服證仙》:「這二位官人,為官也都清正。因臭味相投,每遇公事之暇,或談詩,或奕棋,或在花前竹下,開樽小飲,彼來此往,十分款洽。」《官場現形記》第二九回:「他自從到省之後,同寅當中不多幾日,居然很結識得幾個人,不是世誼,便是鄉誼,就是一無瓜葛的人,到了此時,一經拉攏,彼此亦就要好起來。所謂『臭味相投』,正是這個道理。」也作「氣味相投」。
驟然     
瀏覽人次:9500 收藏人次:523137
突然,亦含有意外的意思。《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楊道臺係初到省的人員,驟然署了美缺,同寅中就有許多人不服。」
和衷共濟     
瀏覽人次:6279 收藏人次:692550
和衷,語出《書經.皋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共濟,語出《國語.魯語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濟而已。」和衷共濟比喻彼此同心協力,共渡困難。《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三回:「若要辦理得善,頭一著要諸大股東和衷共濟,以外的事自然就都好商量了。」
喪明之痛     
瀏覽人次:4720 收藏人次:481688
語本《禮記.檀弓上》:「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後比喻喪子。唐.楊烱〈常州刺史伯父東平陽公墓誌銘〉:「一子令珍,早亡,朝夕溫清者四女,公慨然有喪明之痛。」《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七回:「誰知同寅當中,一人傳十,十人傳百,已經有許多人知道他遭了『喪明之痛』。」
同僚     
瀏覽人次:3723 收藏人次:121212
共事的官吏。泛指同屬某一工作單位的人。如:「公司同僚之間的感情融洽,下班後經常聚會互動。」《後漢書.卷八○.文苑列傳下.高彪》:「帝敕同僚臨送,祖於上東門,詔東觀畫彪像以勸學者。」《紅樓夢》第三回:「卻說雨村忙回頭看時,不是別人,乃當日同僚一案參革的號張如圭者。」
和衷協濟     
瀏覽人次:573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和衷共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和衷共濟」係由「和衷」及「共濟」二語組合而成。
「和衷」一語出自《書經.皋陶謨》,內容記載皋陶(ㄧㄠˊ)和禹對於以德治國的一段對話。其中「同寅協恭,和衷哉」這句話,大意是:同僚之間要能恭敬的相互協助,同心和善相處啊!「共濟」則出自《國語.魯語下》,根據記載春秋時晉國為了報仇,號召諸侯出兵攻打秦國,途中經過涇水,沒有軍隊肯先渡河。於是晉大夫叔向就去請教魯大夫叔孫豹(諡號穆子)該怎麼辦?叔孫豹回答說他只知道吟誦《詩經.匏有苦葉》,不懂其他的事。得到提示的叔向告退後,立即召來掌管船隻和軍務的官員,說:「苦匏不可食用,只能拿來當作渡河的浮囊。而叔孫豹說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