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饔飧不繼     
瀏覽人次:12156 收藏人次:1268346
三餐不繼。形容生活十分困頓。明.朱用純《朱子治家格言》:「雖饔飧不繼,亦有餘歡。」也作「饔飧不飽」、「饔飧不給」。
    
瀏覽人次:32601 收藏人次:2808698
本指晚飯,亦泛指飯食。如:「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瀏覽人次:31843 收藏人次:10438547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13667 收藏人次:5078838
接續、接連。如:「繼續」、「日以繼夜」。
承續。如:「繼承」、「繼位」、「父死子繼」。
後續的。如:「繼室」、「繼父」、「繼母」。
隨後、跟著。如:「繼而」、「繼以」。
饔飧     
瀏覽人次:6919 收藏人次:255165
饔,早餐。飧,晚餐。饔飧指熟食。《孟子.滕文公上》:「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漢.趙岐.注:「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
    
瀏覽人次:2055 收藏人次:255164
1.熟食。《玉篇.食部》:「饔,熟食也。」《詩經.小雅.祈父》:「胡轉予于恤?有母之尸饔。」《新唐書.卷一六五.鄭珣瑜傳》:「珣瑜與杜佑、高郢輟饔以待。」
2.早飯。《孟子.滕文公上》:「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
3.宰殺好的牲畜。《儀禮.聘禮》:「君使卿韋弁歸饔餼五牢。」漢.鄭玄.注:「牲殺曰饔,生曰餼。」
不繼     
瀏覽人次:728 收藏人次:0
中斷、不持續、不連接。《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飲食不繼,侍臣皆有飢色。」
簞瓢屢空     
瀏覽人次:12913 收藏人次:455428
形容生活極為貧窮,缺乏食物。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警世通言.卷六.俞仲舉題詩遇上皇》:「爭奈此人簞瓢屢空,若待媒證求親,俺父親決然不肯。」也作「簞瓢屢罄」。
豐衣足食     
瀏覽人次:11541 收藏人次:444287
衣食充足。形容生活富裕。《紅樓夢》第一一八回:「那琴姑娘梅家娶了去,聽見說是豐衣足食的很好。」也作「足食豐衣」、「衣豐食飽」、「衣豐食足」。
饔飧不飽     
瀏覽人次:414 收藏人次:0
三餐不繼。形容生活十分困頓。《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況且民窮財盡,百姓饔飧不飽,沒閒錢去養馬騾。」也作「饔飧不給」、「饔飧不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