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7.30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經濟海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沿海國家對於領海以外的鄰近海域擁有某種特殊管轄權,此範圍內的公海即為該國的經濟海域。西元一九五二年南美智利、秘魯和厄瓜多爾首先宣布將沿海保護魚區範圍擴張至二百浬,一九五八年聯合國簽署「捕魚及養護公海生物資源公約」,承認沿海國家對鄰接區內生物資源和生產力保持有特別利害關係,此後二百浬經濟海域的觀念才逐漸被越來越多國家所接受。也稱為「專屬海域」。
鉗口撟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鉗口,閉口。撟舌,翹起舌頭。鉗口撟舌形容因受到驚訝、害怕而閉嘴翹舌,說不出話來。《清史稿.卷三七八.朱琦傳》:「一旦遇大利害,搶攘無措,鉗口撟舌而莫敢言。」
匪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顧自身利害。《易經.蹇卦.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開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此創始,後來者可以此為先例。《紅樓夢》第五五回:「正要找幾件利害事與有體面的人來開例作法子,鎮壓與眾人作榜樣呢!」
渾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完全融為一體。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答陸原靜書》:「來書云:『質美者,明得盡,查滓便渾化。』」明.呂坤《呻吟語.卷二之一.修身》:「故學者與天理處,始則敬之如師保,既而親之如骨肉,久則渾化為一體。」
2.懵懂樸實。如:「他是個渾化的人,從來不跟人計較這些小事。」
青黃未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青黃不接」。見「青黃不接」條。01.宋.王柏〈社倉利害書〉:「農人以終歲服勤之勞,於逋負擬償之時,則穀賤而倍費。及其不憚經營之艱苦,糴於青黃未接之時,則穀貴而有倍費,是穀貴穀賤,俱為民病也。」
面紅頸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鉅細靡遺地交代所有事宜,孔子因而稱讚他是個忠於職守的人。宋代朱熹論及此事,感慨地說道:「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面赤。」就是說現在的人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就可以爭得滿臉通紅,與子文不慍不火的修養比起來,就顯得差多了。這裡朱子以「頭紅面赤」形容人們為爭奪事物,又急又怒,滿臉通紅的樣子,後來「面紅耳赤」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因緊張、焦急、害羞等而滿臉發紅的樣子。
風馬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馬牛不相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僖公四年》載,魯僖公四年時,齊桓公以諸侯的軍隊攻打蔡國,蔡國潰敗後,接著又進兵征討楚國。楚成王便派遣使者前去交涉說:「齊國地處北海,楚國地處南海,兩國相距遙遠,毫無利害關係和牽連。即便放逸馬牛雌雄相誘相追逐,也不可能發生越界的事。不知貴國為什麼要攻打我們呢?」後來雙方估量彼此實力相差無幾,真打起來,大家都無好處。便結盟和好,結束這件事情。後來「風馬牛不相及」被用來比喻事物彼此之間毫不相干。
馬牛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馬牛不相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僖公四年》載,魯僖公四年時,齊桓公以諸侯的軍隊攻打蔡國,蔡國潰敗後,接著又進兵征討楚國。楚成王便派遣使者前去交涉說:「齊國地處北海,楚國地處南海,兩國相距遙遠,毫無利害關係和牽連。即便放逸馬牛雌雄相誘相追逐,也不可能發生越界的事。不知貴國為什麼要攻打我們呢?」後來雙方估量彼此實力相差無幾,真打起來,大家都無好處。便結盟和好,結束這件事情。後來「風馬牛不相及」被用來比喻事物彼此之間毫不相干。
討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人性命。《初刻拍案驚奇》卷三○:「看官,你道這女兒三生,一生被害,一生索債,一生證明討命,可不利害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