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9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七嘴八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七嘴八舌」之典源,提供參考。 ※明.馮惟敏〈仙桂引.想當年怕盤弄這條蛇〉曲(據《海浮山堂詞稿.卷二》引)想當年怕盤弄這條蛇,笑往事都看成一夢蝶,覷行蹤恰便似風中葉。好功名少了半截,早抽身省去巴竭。猛想起冷清清竹籬茅舍,翠巍巍1>青山綠野,靜沉沉洞府岩穴。 靜沉沉洞府岩穴,收拾起萬緒千頭1>,脫離了七嘴八舌。只俺這皓首南來,看了那黃河東去,急回頭紅日西斜。鬧攘攘閑是非誰人待惹,急煎煎惡思量那會周折。不看眉睫,不下鍬。俺如今還待要順水推船,又只怕留不住下阪行車。 〔注解〕 (1) 巍巍:崇高雄偉的樣子。 (2) 萬緒千頭:形容事情繁多,頭緒紛亂。見「千頭萬緒」。
顧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頭看、轉頭看。《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論曰》:「俯仰顅眄,則天業可移。」《晉書.卷九八.王敦傳》:「陛下未能少垂顧眄,暢臣微懷。」
雲煙過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事物轉瞬即逝,不留痕跡。如:「往事如雲煙過眼,不再回頭。」也作「過眼雲煙」。
杯蛇弓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杯弓蛇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漢時,有一年的夏至,應郴(ㄔㄣ)請下屬杜宣喝酒。懸掛在北壁上的弓正好投映在酒杯裡,看起來就像是酒杯裡有條蛇。杜宣勉強喝下後,便感到肚子不適。回家後,食慾不振,身體日漸瘦弱,怎麼都醫治不好。後來應郴來探視,便問他身體不適的原因,杜宣說是那天喝下酒杯裡的蛇所造成的結果。應郴回官府後,想了又想,一回頭看見了壁上的弓,這才發現杜宣所說的蛇,原來是弓投映在酒杯裡的影子。於是應郴再度請杜宣到府裡喝酒,並讓杜宣坐在當初的位子上,同時向他證明了杯裡的蛇只是牆壁上的弓影,而杜宣的病也因此不藥而癒。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杯弓蛇影」,用來比喻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驚疑恐懼。
雷鳴瓦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無才德的人居於高位。參見「瓦釜雷鳴」條。宋.辛棄疾〈水龍吟.被公驚倒瓢泉〉詞:「回頭落日,蒼茫萬里,塵埃野馬。更想隆中,臥龍千尺,高吟纔罷。倩何人與問,雷鳴瓦釜,甚黃鍾啞?」
迴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回頭。《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昆蟲闓澤,迴首面內。」也作「回首」。
心如刀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如刀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如刀割」原作「心肝若割」,謂猶如心頭被利刃割過,通常用來比喻內心的痛苦感受。漢代蔡邕〈太傅胡廣碑〉一文說道:「進睹墳塋,几筵空設;退顧堂廡,音儀永闕。感悼傷懷,心肝若割。」意思是說:我來到你的墓前,看到祭桌上空空蕩蕩的;再回頭看昔日常見你影子的長廊廂房,卻也望不到你的音容身姿。內心的傷痛油然生起,像是有把利刃正割著我的心頭。此處作者便用「心肝若割」比喻自己內心極深刻的痛苦。後來「心如刀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內心極為痛苦,像被刀割一樣,多用在所關切的人遭受苦難,而自身卻無能為力的狀況下,如明代小說《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金不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貴重罕得的事物,不能用金換取。比喻事物十分可貴。如:「浪子回頭金不換。」
心蕩神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心神迷亂,而不能自持。《金瓶梅》第一八回:「陳經濟扭頸回頭,猛然一見,不覺心蕩神搖,精魂已失。」也作「心蕩神迷」、「心蕩神馳」、「心蕩神怡」。
人無剛骨,安身不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人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就常會遭遇挫折困難。《水滸傳》第二四回:「怎地這般顛倒說!常言道:『人無剛骨,安身不牢。』奴家平生快性,看不得這般『三答不回頭,四答和身轉』的人。」《金瓶梅》第八回:「西門慶便道:『乾娘說的是。』正是:『人無剛骨,安身不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