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動地驚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天動地:形容聲音很大。隱天,遮蔽天,形容大的樣子。 (7) 陸離:分散。 (8) 淫淫裔裔:絡行進的樣子。〔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司馬相如〈天子游獵賦〉(據《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上》引)
巽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子罕》:「巽與之言,能無說乎?之為貴。」指恭敬委婉的言辭。宋.陳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正言以迂闊而廢,巽言以軟美而入。」
封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周代設置,掌守帝王社壇與京畿疆界。《左傳.隱公元年》:「穎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論語.八佾》:「如也以成,儀封人請見。」
鮮得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匈奴所閉道。今亡,唯王使人導送我。誠得至,反漢,漢之賂遺王財物不可勝言。」大宛以為然,遣騫,為發導,抵康居,康居傳致大月氏。大月氏王1>已為胡2>所殺,立其太子為王。既臣3>大夏4>而居,地肥饒,少寇,志安樂,又自以遠漢5>,殊無報胡之心。騫6>從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領。留歲餘,還,並南山,欲從羌中歸,復為匈奴所得。留歲餘,單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國內亂,騫與胡妻及堂邑父俱亡歸漢。漢拜騫為太中大夫,堂邑父為奉使君。 〔注解〕 (1) 大月氏王:大月氏國王。大月氏,為西域古國,本居敦煌、祁連間,漢時為匈奴所破,西走,建都薄羅城,號大月氏。氏,音ㄓ。 (2) 胡:古代對北方和西...
足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詳,戰國時齊之公族。相齊,封於薛,號孟嘗君。好養賢士,食客數千人。 (3) 楚:古國名。周成王封熊於楚,春秋時稱王,都郢,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等地,後為秦所滅。 (4) 公孫戍:生卒年不詳。孟嘗君門人。 (5) 齊:古國名。周武王封姜太公於齊,傳至戰國時,君位被權臣田氏篡奪,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山東省一帶地方,後為秦國所滅。 (6) 存亡繼絕:使瀕臨滅亡者,繼續存在。見「存亡繼絕」。 (7) 英桀:才智優異出眾。桀,通「傑」。 (8) 累:囑託。 (9) 說:通「悅」,音ㄩㄝˋ。喜愛。 (10) 中閨:宮中小門。閨,上圓下方的小門。 (1...
百中百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踐韓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盡滅,公不若稱病不出也。』」 〔注解〕 (1) 楚:國名。周成王封熊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2) 養由基:春秋時楚國人,生卒年不詳。善射箭,百步外射柳葉,百發百中。共王時為大夫。晉楚鄢陵之戰,賴其連射連中,阻止晉軍追擊。共王卒,吳侵楚,為急行軍前鋒,司馬子庚繼之。請子庚三處設伏兵,誘敵深入,大敗吳軍於庸浦。 (3) 去:距離。〔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史記.卷四.周本紀》
曜威燿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ㄠˋ,炫耀。 (3) 遐荒:偏遠荒涼的地方。遐,音ㄒ|ㄚˊ,遙遠。 (4) 楚:國名。周成王封熊於楚,春秋時稱王,後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為秦所滅。 (5) 越:國名。春秋時諸侯國,姒姓。建都於會稽。曾占有今江蘇、浙江及山東的一部分,後滅於楚。
矯枉過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諸侯國,姒姓。建都於會稽。曾占有今江蘇、浙江及山東的一部分,後滅於楚。 (13) 楚:周成王封熊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土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14) 吳:春秋時諸侯國。泰伯封於吳地,故址在今江蘇省無錫縣。傳到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15) 就李:春秋時地名,在今浙江省崇德縣東南。〔參考資料〕 《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天子自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雲中至隴西,與京師內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頗邑其中。而藩國大者夸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撟過其正矣。雖然,高祖創業,日不暇給,孝惠享國又淺,高后女主攝位...
畫蛇著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且死,爵且後歸,猶為虵(蛇)足也。」昭陽以為然,解軍而去。 〔注解〕 (1) 楚:國名,周成王封熊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2) 祠者:祭祀神明的人。 (3) 舍人:左右親信或門客的通稱,此指門客一類。戰國時一般王公貴族之家都有舍人。 (4) 卮酒:一壺酒。卮,音ㄓ,古代盛酒的器具。 (5) 引:取。 (6) 吾能為之足:我可以幫蛇畫腳。為,音ㄨㄟˋ。 (7) 固:本來。 (8) 安能:怎麼能。 (9) 亡:音ㄨㄤˊ,失去。
繼踵而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連續不斷、絡不絕的到來。《晉書.卷四八.段灼傳》:「由是四方雄俊繼踵而至,故能世為強國。」也作「接踵而來」、「接踵而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