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7.98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目不識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目不識丁」原作「不識一丁」。據《舊唐書.卷一二九.張延賞列傳》載,唐代時,張弘靖被任命為幽州節度使,掌管幽州地方的軍政。當他前往幽州上任時,當地百姓夾道觀看,看到他乘著轎子走在軍隊之中,大家都非常驚。因為當地的將軍都是與士兵一同日曬雨淋,從不坐轎子的,因此對他產生不好的印象。又因幽州為安祿山之亂的發起地,人民向來強悍尚武,張弘靖想改善當地的民風,便毀壞安祿山的墳墓,此舉更引起當地人民的反感。他的兩個從官韋雍、張宗厚行為囂張跋扈,常吃喝玩樂直到深夜,喝醉酒還要大隊人馬護送他們回家,燭火照得整條街通亮。看到不滿意的事就亂罵大叫,還對士兵說:「現在天下...
同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鄰的座位。引申為在場。《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同座的人多驚起來,道:『這怎麼說?』」
珠遺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其他官吏誣陷,由黜陟使閻立本審訊。在審訊時,狄仁傑據理直言,陳訴冤情,由於對答如流,讓閻立本十分驚,臨走時稱讚道:「孔子曾說觀察一個人的過錯,就可以知道他的人格品行。今日我見你的表現,而國家不能重用你,你可以說是遺漏在滄海裡的一顆明珠啊!」閻立本就薦舉他為并州法曹參軍。狄仁傑一生忠於唐室,勤於吏職,政績頗著,又剛正不阿,敢於直諫,受到武則天的重用及人民的擁戴,終能上承貞觀,下繼開元,為唐朝開展另一個盛世。後來原文中的「滄海遺珠」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被埋沒的人才或珍貴事物。   如果單就「遺珠」的典故來看,那在《莊子.天地》裡頭就已經有一則關於「遺珠」的寓言。傳說黃帝到赤水北方遊歷,在路上遺...
走筆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下筆成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載: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從小聰穎好學,十多歲時,就已經讀了數十萬字的詩辭歌賦等各類文章,培養出極豐富的文采。有一次太祖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曾懷疑地問:「你是找誰幫忙寫的啊?」曹植跪下而恭敬地回答:「我自己能出口成論,下筆成章,何須找人代筆?您不信的話,可以當面測試啊!」那時恰巧曹操興建的銅爵臺剛完工,他就帶著幾個兒子登上高臺,並要他們各作一篇賦。曹植拿起筆來,瞬間就完成了一篇令人激賞的佳作,讓曹操驚不已,不得不相信他這個兒子確實有「下筆成章」的奇能。後來「下筆成章」就用來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
無脛而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們啊!而賢士有腳卻不到您身邊來,這完全是因為您不喜歡他們,也難怪您會有招不到賢士的感嘆。」晉平公驚地說:「我怎麼會不愛好賢士呢?我門下的食客有好幾千人呢!」盍胥解釋說:「大鳥一展翅可以飛越千里,靠的就是牠的兩隻翅膀,而身上的毛少一點、多一點都不影響飛行。今天大王您那麼多的食客中,應有人才在其中,但您有重用他們嗎?」這就是說晉平公用的人雖多,但卻沒有適才適用。後來「不脛而走」這句成語,就從盍胥話裡的「無足而至」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物不用推廣,也能迅速傳播。
貌不驚人,言不壓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貌平凡無特出之處,言語不犀利無法壓倒眾人。比喻沒有過人之處,表現平平。如:「他本來貌不驚人,言不壓眾,想不到幾年苦讀下來,早已不是吳下阿蒙了。」
心平氣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有據與我是相和的啊!」隨侍在側的晏子不以為然,他說:「據和你不過是相同而已,那裡有相和!」景公異地問:「『和』跟『同』有什麼不一樣嗎?」晏子回答說:「若以烹調為例,在熬煮羹湯時,會適切地把不同佐料相混,使之味道調和,才做出美味的料理。君臣相處之道也是這樣的。當君王提出一個主張時,作為臣子的應該是從不同角度給予建言,使君王的施為更為完備,而不是一昧地附和而已。再以音樂為例,一篇好的樂章,是各種音符以不同的快慢、高低……組合在一起,互相搭配,調和出優美的音樂,使君子聽了,內心能得到平靜,德行能趨向平和。所以《詩經》說:德音是沒有瑕疵的。像梁丘據這樣只會對君王的說法同聲應合,就好像把清水加到...
遊魚在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加派兵馬維護安全,張綱卻輕車簡從上任。到了廣陵,張綱派人安撫當地居民,並慰問張嬰,讓張嬰感到十分驚,前去拜見張綱。張綱表示同情他作亂的原因,對他曉以大義,並保證投降後可以讓他們安居樂業。張嬰原本就是因地方官過於暴虐貪婪起而為亂,現在聽到張綱這麼說,感激涕零地說:「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復相聚偷生,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閒耳。」意思是指自己一個荒涼邊遠的人,受了委屈無法上訴朝廷,又不堪官員的欺凌,只好相聚起兵為亂,自知為烏合之眾,有如「魚遊釜中」,危在旦夕,現在不過享有一時的偏安而已。「釜」是古代的一種用來烹煮食物的鍋子,張嬰的這句話用魚在鍋裡游動,看似無事,其實隨時都有被烹煮的...
心和氣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有據與我是相和的啊!」隨侍在側的晏子不以為然,他說:「據和你不過是相同而已,那裡有相和!」景公異地問:「『和』跟『同』有什麼不一樣嗎?」晏子回答說:「若以烹調為例,在熬煮羹湯時,會適切地把不同佐料相混,使之味道調和,才做出美味的料理。君臣相處之道也是這樣的。當君王提出一個主張時,作為臣子的應該是從不同角度給予建言,使君王的施為更為完備,而不是一昧地附和而已。再以音樂為例,一篇好的樂章,是各種音符以不同的快慢、高低……組合在一起,互相搭配,調和出優美的音樂,使君子聽了,內心能得到平靜,德行能趨向平和。所以《詩經》說:德音是沒有瑕疵的。像梁丘據這樣只會對君王的說法同聲應合,就好像把清水加到...
如魚在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加派兵馬維護安全,張綱卻輕車簡從上任。到了廣陵,張綱派人安撫當地居民,並慰問張嬰,讓張嬰感到十分驚,前去拜見張綱。張綱表示同情他作亂的原因,對他曉以大義,並保證投降後可以讓他們安居樂業。張嬰原本就是因地方官過於暴虐貪婪起而為亂,現在聽到張綱這麼說,感激涕零地說:「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復相聚偷生,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閒耳。」意思是指自己一個荒涼邊遠的人,受了委屈無法上訴朝廷,又不堪官員的欺凌,只好相聚起兵為亂,自知為烏合之眾,有如「魚遊釜中」,危在旦夕,現在不過享有一時的偏安而已。「釜」是古代的一種用來烹煮食物的鍋子,張嬰的這句話用魚在鍋裡游動,看似無事,其實隨時都有被烹煮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