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起水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風吹起,水波洶湧。宋.蘇軾〈後赤壁賦〉:「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
義無所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說彰顯隱微的功德,是作者在道義上不容推卸的事。在《三國演義》第五八回中提到曹操集結三十萬大軍南下報赤壁之仇,孫權召請諸將來商議對策,其中張昭建議派魯肅前去荊州找劉備合作,因為「子敬有恩於玄德,其言必從;且玄德既為東吳之婿,亦義不容辭」。原來劉備當時和東吳的許多事,多虧魯肅(子敬)從中穿梭幫忙,加上因為周瑜弄巧成拙,讓劉備娶了孫權的妹妹。本來孫劉兩家各懷鬼胎,這下結了親家,對協力抵抗曹操大軍這件事上,在道義上,應該不會推卸,所以說是「義不容辭」。
二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太尉橋玄的二個女兒,本作「二橋」,皆容貌出眾,孫策納大橋,周瑜納小橋,橋姓後改為喬,故稱為「二喬」。唐.杜牧〈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恁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怎樣、怎麼。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二三齣:「今日公暇,曾約黃山谷與印禪師再游赤壁。恁的尚未到也。」也作「恁地」。
刮目相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3∼217,字子敬,東城人。三國吳名將,個性方正嚴謹,富而好施,長於文章,思慮深遠,有過人之明。在赤壁之役,建議結合劉備來抵禦曹操,並輔佐周瑜大敗曹軍,為孫權所器重,官拜奮武校尉,轉橫江將軍。 (5) 周瑜:西元175∼210,字公瑾,三國吳舒人。有文武才,輔佐孫策平定江東,為吳水軍都督,敗曹操於赤壁,拜前將軍,領南郡太守。亦稱為「周郎」、「周公瑾」。 (6) 拊:音ㄈㄨˇ,撫、拍。 (7) 吳下阿蒙:比喻學識淺陋的人。見「吳下阿蒙」。
開布誠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有《諸葛武侯集》。 (2) 相國:秦漢等朝所置的宰相職位。後沿為宰相的通稱。 (3) 儀軌:法度規範。 (4) 服罪輸情:坦承自己所犯的罪行,並誠心改過向善。 (5) 游辭巧飾:用沒有根據的言辭掩飾罪行,虛偽狡詐。
飛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飛在空中的仙人。《太平御覽.卷六六二.道部.天仙》:「飛行雲中,神化輕舉,以為天仙,亦云飛仙。」宋.蘇軾〈赤壁賦〉:「挾飛仙以敖遊,抱明月而長終。」
義不得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說彰顯隱微的功德,是作者在道義上不容推卸的事。在《三國演義》第五八回中提到曹操集結三十萬大軍南下報赤壁之仇,孫權召請諸將來商議對策,其中張昭建議派魯肅前去荊州找劉備合作,因為「子敬有恩於玄德,其言必從;且玄德既為東吳之婿,亦義不容辭」。原來劉備當時和東吳的許多事,多虧魯肅(子敬)從中穿梭幫忙,加上因為周瑜弄巧成拙,讓劉備娶了孫權的妹妹。本來孫劉兩家各懷鬼胎,這下結了親家,對協力抵抗曹操大軍這件事上,在道義上,應該不會推卸,所以說是「義不容辭」。
大敗塗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似「一敗塗地」。見「一敗塗地」條。
01.宋.陸游〈書賈充傳後〉:「赤壁之役,以魏武之雄,乘破竹之勢,而大敗塗地,終身不敢南鄉。」02.《聊齋志異.卷五.郭生》:「名小立,遂自以為是,執葉、繆之餘習,狃而不變,勢不至大敗塗地不止也。」
火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火攻擊敵人。《三國志.卷五五.吳書.黃蓋傳》:「建安中,隋周瑜拒曹公於赤壁,建策火攻,語在瑜傳。」《宋史.卷一九五.兵志九》:「又習火功以焚敵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