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Thinnet網路;細線網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以10base2細同軸電纜所架構而成的區域網路。參【10base2規格】(10base2)、【廉價網路】(cheapernet)。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e, 185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uee
Floracarus kostermae Huang et Wang, 2003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游盪﹝Vagrant﹞
Idioscopus taiwanus 體色為棕色;複眼綠色,頭頂在接近複眼處具一黑色斑點;在頭楯前為黑色;雌蟲在後頭楯基部具一對黑色斑點,在雄蟲則無;小楯板在接近基部處具一對黑色斑點,之間區域黑色;前翅棕色,翅前緣,第4端室和附加物為暗棕色。本種與 I. niveosparsus 有些類似,但 I. taiwanus 體型較小,顏面較簡單,且陰莖的附器是來自尖的端部,而 I. niveosparsus 顏面則有豐富的斑紋且陰莖附器是由鈍端突出。本種之另一獨特特徵在於尾端節腹緣具一小形刺狀突起。本種之寄主植物為芒果。本種敘述引用黃坤煒 (1992) 之文獻。
Quedius (Raphirus) goang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es (Raphirus) goang 整體特徵與Q. perng 非常類似,但差別如下:後足脛節中央平面通常顏色較暗。頭很明顯地寬度寬於長度。Q. goang 發生於2800公尺至約3200公尺的高海拔森林環境中,可於針葉林中篩檢苔蘚、腐爛樹皮和木頭及其他各種地表腐質中取得標本。在合歡山和能高山本種與Q. meng. 棲所環境重疊。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
Quedius (Raphirus) chi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chi 發現在高於 3000 公尺海拔山區森林中。標本由地面腐屑,樹旁的腐爛樹皮、苔蘚及雜草等混合物篩檢而得。Q. chi 顏色與外觀與 Q. goang 類似,最大差異在於陰莖的特徵,特別是陽基側突寬廣,覆蓋大部份的陰莖中葉的端部部份,而與黑色的後足結合。顏色描述:頭部一般較小,長度長於寬度。觸角一般來說較短,外節長寬等長或略寬於長。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
Diptilomiopus commuiae Huang, 200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iptilomiopus commuiae體呈梭形,雌性長229μm,硬皮板長37μm、寬65μm。硬皮板葉存在;硬皮板網紋呈網狀,具小室,中線由基部1/4處至中間,臨中線由基部3/4處開始,沿前側緣具有11個小室,中央具有5個小室,後端具有2個小室,亞中線消失。背毛瘤存在但背毛消失。足部膝節消失,前腿節及跗節毛消失;前基節區具顆粒,第一基節瘤及毛消失,第二節毛長19μm,Ct2-Ct2相距8μm,第三節毛長34μm,Ct3-Ct3相距28μm;爪末端似球狀;羽爪複型,具7裂。寄主植物為香葉樹Lindera communis Hemsl.;游走於寄主植物葉背,並無造成明顯危害。
Limassolla lanyua Chiang et al., 1989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imassolla discreta 體色為乳黃色,複眼黑棕色。小楯片在基部邊緣處具二個紅磚色斑塊。前翅半透明,有很多的黑色斑點和斑紋,在脈結的後緣具2個橘黃色斑塊,在基臀縫上亦具有一個。L. lanyua 與 L. discreta生殖器形狀大致相同,但在顏色和斑紋上則有顯著不同。截至目前為止,本種之寄主植物及相關生物學資料仍未知。本種敘述引用蔣中柱等 1989 之文獻。
Unicod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Unicode碼英文關鍵字: 參考資料註1 林漢鴻/著。計算機概論,2008年初版,頁91 - 92。文魁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
Quedius (Distichalius) shiow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shiow 與台灣其他兩種Distichalius亞屬種類差別僅在於顏色的不同。有關本種的棲息環境仍不清楚,可能發生於中海拔山區至2700公尺的森林中。標本曾於大雨後於林道邊緣所堆積的葉片中採到,或藉由篩檢茂密的原生針葉林或優勢針葉林下的腐質土壤中取得。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