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454 ms
共 2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疑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設兵陣,造成假象,以迷惑敵人。《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持重寶啗秦將。」《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即下令於各門燃火,虛張旗號,設為疑兵,連夜撤圍南去。」
|
奮不慮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天象曆法的工作。武帝天漢二年,李陵帶兵五千力戰匈奴十餘萬人,後因寡不敵眾,力竭而降,武帝大為光火,下令誅其全家。司馬遷出面為他辯護,觸怒了武帝,被捕下獄,處以腐刑。出獄後,轉任中書令,決心效法先賢在逆境中憤發的精神,完成太史公書,即現在的《史記》。司馬遷受刑後,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任少卿寫了封信給他,告訴他賢臣應有的作為。司馬遷看了後回信,陳述對李陵之事的觀點以及受辱的經過。並說自己跟李陵並不熟,但見他「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認為李陵孝順、講信用、有義氣,對下人也很好,並且出生入死,為國家的存亡「奮不顧身」,實在是個好人啊!...
|
洪秀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12~1864)字仁坤,清廣東花縣人。奉耶穌教,於道光三十年起兵於廣西桂平縣金田村,建號太平天國,自稱為「天王」,定都南京。下令改陽曆、廢科舉、禁纏足等,後以諸將爭權相殺,曾國荃等趁機破之,秀全仰藥自殺,太平天國歷十五年而亡。
|
巴士底監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國巴黎歷史建築物。西元一三七○年由法王查理五世下令建造。本為保衛巴黎而建,因極為堅固,十七世紀起作為國家監獄。一七八九年路易十六在位時,因無法應付財政和民生兩方面困難,使人民極為憤怒,遂攻陷巴士底監獄,掀開革命序幕。其後革命政府下令將它拆毀。一九八九年,法國慶祝革命兩百周年,在原址興建一座現代化歌劇院,以為紀念。
|
動員戡亂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三十六年七月,國民政府因共產黨的叛亂,下令動員戡亂,此後即稱為「動員戡亂時期」。至民國八十年五月,因局勢的變化,與兩岸關係的發展,乃由總統宣告動員戡亂時期的終止。
|
沙卡洛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21~1989)前蘇聯物理學家。在五○年代協助前蘇聯製造出第一顆氫彈,而被譽為氫彈之父。後因公開鼓吹人民自由及核武道德觀,且不時批評當時的外交政策,而無法見容於領導階層,除遭剝奪一切榮譽頭銜外,並於一九八○年被流放至高爾基。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始由戈巴契夫下令釋回。因其在人權及裁軍問題上貢獻很大,一九七五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
轟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炮射擊。[例]司令官下令開始轟擊敵人的陣地。
|
氨基比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解熱、鎮痛的藥物。因具致癌性,且會產生嚴重的血液毒性,現已禁用。也譯作「匹拉米洞」、「胺基匹林」。
|
敦克爾克大撤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敦克爾克是法國北部面向多佛(Dover)海峽的海港。在二次大戰時,三十五萬盟軍在此被德軍包圍,英首相邱吉爾乃下令緊急撤退,是歷史上秩序最好的一次大撤退。
|
遷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遷移靈柩而改葬。《薛仁貴征遼事略》:「父母在淺土,未曾遷葬,孝服在身,遠父母墳所,乃大不稱心也!」《三國演義》第一○回:「又下令追尋董卓屍首,獲得些零碎皮骨,以香木雕成形體,安湊停當,大設祭祀,用王者衣冠棺槨,選擇吉日,遷葬郿塢。」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