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固定模式變異數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行變異數分析時,如果母群所有的水準全部出現在實驗因子的水準之中,或所有水準只有一部分水準出現在實驗因子的水準中,而這少數的水準是由研究者之意志所決定,而非由隨機產生,我們就說該實驗採用固定效果模式。例如,進行教學實驗時,如果實驗者所感到興趣的只有「演講法」、「編序教學法」、「自學法」,和 「啟發法」四種,儘管教學方法不只四種(如還有電腦輔助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等),但實驗者只想比較這四種之間的差異,他並不想根據這四種教學方法的實驗結果來推論到其他不包括在實驗內的教學方法上面去,那就是固定效果模式。在心理學和教育方面的研究幾乎絕大部分都是採用固定效果模式,此種模式的變異數分析稱之為固定模式變...
影像濃度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測量影像濃度或明暗度的儀器。其方法是比較光線通過影像前後之光量,以計算該影像之濃度值。見濃度計。
風險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運算處理,用來量化各種對系統可能造成的潛在性安全上之威脅。
放射化學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適當之化學方法,對於具有放射性之核種,藉定量分析法測定其放射活度與其呈放射平衡之子核種,以及分離、精製和鑑別等。
電腦輔助財務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電腦為輔助工具,以完成某一商業財務分析工作的任務。
活動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活動分析是課程設計的技術之一,源於美國學者如巴比特(Franklin Bobbitt)等課程編製的科學化運動;指將整個人類活動詳細分析為特定的具體行為,再將這些行為編列為一個一個的學習單元,而所有單元即組織而為課程。此種技術即稱為活動分析
  巴比特與許多二十世紀初期的教育學者,將科學管理原則應用於課程設計。在其模式之中,學校須依據社會的需要將學生塑造成特定的型態,所以課程設計時必須先分析成人實際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態度和習慣,以確定學校教育的目標。有了具體目標之後,再行決定課程所應包含的內容。這些內容即對應著社會需求,分析而成幾個小單元,以確定達成預設的目標。此種課程設...
模型基底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問題以植基於不同種類、規模及功能模型基底加以分析,以做更進一步的探討研究。
中文語音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中文語音模擬訊息轉換為語音數位信號,並抽取中文語音的特徵,建立中文語音模型的一個過程。
歸約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約針對資料記錄的內容加以分析,將不必要的資料消去的過程。
辛克爾分析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學派名。辛克爾音樂分析法是由奧國音樂理論家辛克爾(Heinrich Schenker, 1867-1935)經過三十年的研究,發展出來的音樂分析法。這種分析法是在樂譜上用線形標出音樂的進行關係及音層的結構過程,目的是要發現和顯露音樂的結構線形及組織動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線形分析法(Linear Analysis)或音層分析法(Layer Analysis)。辛克爾把樂曲的結構分為:一、前景(Foreground)── 樂曲中音與音的運動關係及情況。二、中景(Middle ground)── 音高和聲和旋律的結構線型,包括水平及垂直的關係,這些關係可能有好幾層交互重疊。三、背景(Backgr...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