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30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魚游釜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居民,並慰問張嬰,讓張嬰感到十分驚訝,前去拜見張綱。張綱表示同情他作亂的原因,對他曉以大義,並保證投降後可以讓他們安居樂業。張嬰原本就是因地方官過於暴虐貪婪起而為亂,現在聽到張綱這麼說,感激涕零地說:「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復相聚偷生,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閒耳。」意思是指自己一個荒涼邊遠的人,受了委屈無法上訴朝廷,又不堪官員的欺凌,只好相聚起兵為亂,自知為烏合之眾,有如「魚遊釜中」,危在旦夕,現在不過享有一時的偏安而已。「釜」是古代的一種用來烹煮食物的鍋子,張嬰的這句話用魚在鍋裡游動,看似無事,其實隨時都有被烹煮的危機,來比喻自己處境危險。後來「魚遊釜中」就是直接摘自此處的一個...
享帚自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漢的軍隊攻到成都城門下。公孫述不敵,被刺傷,扶著車子退回軍營,當晚就過世了。隔天其手下部將即向吳漢投降,吳漢卻下令誅殺公孫述的妻子兒女,將他的首級傳送回洛陽,並且放縱士兵在城中燒殺虜掠。光武帝聽到這個消息,下詔譴責吳漢。當時吳漢的副將劉禹也對他說:「成都城裡的老弱婦孺數以萬計,一旦放任士兵縱火搶奪,後果將不堪設想,光是聽到就讓人鼻酸。在一般人家裡儘管是殘破不堪的掃帚,也會當作價值千金的寶物來珍惜!何況他們都是我大漢的子民,你怎麼忍心這麼做?古籍中也記載:春秋時人秦西巴,因為不忍心看母鹿傷心,於是偷偷放走主人獵得的小鹿,結果主人知道後很生氣的把他趕走;戰國魏將樂羊攻打中山國時,正好他的兒子在中...
偽滿洲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一八事變後,日人挾持溥儀在東北所成立的滿洲國。以今大陸地區東北地方為其疆域,政府設於長春,至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投降為止。
超類絕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超群絕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超群絕倫」原作「絕倫逸群」。據《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關張馬黃趙傳.關羽》載,三國時,蜀國的劉備在西邊平定了益州,派遣關羽管理荊州的事務。關羽聽聞馬超前來投降,就寫了一封信給諸葛亮,詢問關於馬超的人品、才能可同誰相比。諸葛亮知道關羽向來是自高自大,袒護自己的短處,而不肯居人之下,於是就回信說:「馬超能文能武,才能超越一般人,是當世的傑出人才,不過他的才能雖然和黥布、彭越等人不相上下,而且能夠和張飛並駕齊驅,但還是比不上美髯公您的才能超群出眾。」關羽看了信後非常高興,就把這封信讓賓客們傳閱。後來「超群絕倫」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絕倫逸群」演變而出,...
流移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出自漢.李陵〈與蘇武〉詩。漢武帝時,將軍李陵以五千步兵和匈奴十餘萬人對抗,戰到最後,不敵匈奴,只好投降。家人受到連累,全部被處死,從此他便留在匈奴,到死都沒有回到漢朝。這期間,奉命出使匈奴而被拘留的蘇武,和他結為好友。蘇武回漢朝時,李陵寫了三首〈與蘇武〉詩,訴說與知心的朋友分別,難再相見的心情。其中,用「雲被風吹得四處飄蕩,失去了居所」來形容自己飄零的身世和朋友從此分隔兩地的無奈。後來「流離」和「失所」被合用成「流離失所」,用來形容轉徙離散,無處安身。
關東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駐屯在大陸東北地區的日本軍隊。西元一九○五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在東北設置關東都督府陸軍部,一九一九年稱其駐東北軍隊為「關東軍」。最初用以控制關東州(旅順、大連租借地)以及南滿鐵路。一九三一年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東北全境。一九四五年八月,奉日本天皇命令全軍投降後,陸續遣送回日本。
快口直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直口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直口快 」之「直」是「直率」,整個詞語即指性情直率,所以說起話來無所隱暪,誠實表達自己的想法,見於文天祥〈紀事詩序〉中,為蒙古大將伯顏對文天祥的讚美。文天祥為南宋人。恭帝德祐年間,蒙古大軍來侵,兵臨城下,朝廷見大勢已去,向元軍獻土投降。文天祥圖謀恢復,但兵敗被俘,囚禁於元都燕京長達四年,終因拒降被殺。他生前寫了不少抒發胸臆的詩作,其中一首〈紀事詩〉,在詩序中陳述了在敵營與南宋降將呂文煥會面的情況。呂文煥原為南宋鎮守襄陽的統帥,守城六年,彈盡援絕而開城降元,成了南宋叛將。襄陽失守,間接導致了南宋滅亡,所以文天祥一見呂文煥、呂師孟叔姪,便指稱他們為「...
無條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附加任何條件。如:「無條件投降」、「無條件停戰」。
招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招安,並使之投降。《三國志.卷一五.魏書.梁習傳》:「習到官,誘諭招納,皆禮召其豪右,稍稍薦舉,使詣幕府。」
禍首罪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煥是南宋末期將軍。他統領南宋軍隊與蒙古軍交戰,死守襄陽五年,因得不到後援,孤軍奮戰而終於降敵。呂文煥投降後,蒙古軍猛攻南宋,宋朝封呂文煥的姪兒呂師孟為兵部尚書,想藉以緩和蒙古的攻勢。文天祥當時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在一次宋、元雙方對談時,文天祥罵呂師孟是遺孽,呂文煥是亂賊。呂文煥問文天祥為何這麼罵,文天祥馬上痛斥呂文煥說:「你引狼入室,帶領蒙古軍南下,叛逆誤國,讓國家遭遇如此不幸,這樣的『罪魁』,你不是亂賊誰是亂賊?小孩子都罵你,何止只有我罵你!」後文天祥督諸路軍馬抗元,兵敗被俘,英勇就義。 「禍首」一語見於《東觀漢記.卷一五.申屠剛》。周武王滅商後,分封魯地予周公,但周公一直未到封地。武王死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