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031 ms
共 2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填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全依照詞牌規定的字數、平仄及四聲等格式將字填入,即必須按照詞的格律來選字用韻,稱為「填詞」。宋.阮閱《百家詩話總龜後集》卷三二引《藝苑》:「柳三變字景莊,一名永,字耆卿喜作小詞,然薄於操行,當時有薦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詞柳三變乎?』曰:『然。』上曰:『且去填詞。』」
|
多媒體編輯軟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泛指可以編輯聲音、音樂、影像、圖畫、動畫、視訊的軟體。 功能匯入多媒體資料:可以將現有的多媒體資料匯入編輯環境中。剪輯:將多媒體資料整合到一畫面中。特效:加上各式各樣的效果,例如字幕、轉場、背景聲音等。匯出:輸出成一個完整的統一格式,例如JPEG、MPEG、MP3格式等 常見軟體MediaShowPhotoImpact威力導演PhotoCap
|
發昏章第十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書籍用「某某章第一」、「某某章第二」來表明篇章次序。此種格式被模仿在口語裡,把「發昏」說成「發昏章第十一」,有開玩笑的意思。至於發昏為什麼是第十一章,有人以為是因為朱熹所定的大學章句一共十章,為了逗趣起見,遂把「發昏」列入第十一章。《水滸傳》第二六回:「只見頭在下,腳在上,倒撞落在當街心裡去了,跌得個發昏章第十一。」《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蘭孫跌腳搥胸,哭得個發昏章第十一。」
|
太和正音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明代朱權所編,二卷,為現存最早的北曲曲譜。上卷論曲七章,分雜劇體式、古今英賢樂府格式、雜劇十二科群英所編雜劇、善歌之士、音律宮調、詞林須知、樂府等項;下卷分宮別調詳列三百三十五章曲牌的句格、聲調譜式。
|
排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活字模,根據原稿一定格式排成書版,以備印刷。如:「請把這份稿子拿去排字。」
|
NCSS社會科課程標準的限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CSS社會科課程標準的限制目錄1 一、缺乏統一的描述格式2 二、缺乏明確的實施原則3 三、缺乏情意方面的教學目標4 四、忽略培養基本能力的具體作法5 五、缺乏配合各年級所應有學習標準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一、缺乏統一的描述格式NCSS在一九八九年發展出來的社會科課程標準,其內容包含:人類學、經濟學、地理學、美國史、世界史、政治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八大學科領域,每一領域由NCSS委託一位學者執筆從事該領域課程標準撰寫工作,可能因為事前統酬工作做得...
|
承恩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北府城的北門遺跡,也是臺北市唯一的一級古蹟。興建於清光緒五年(西元1879)。當時的臺北府城,共有東、西、南、北四大城門與小南門。東門稱「景福門」,西門稱「寶成門」,南門稱「麗正門」,北門稱「承恩門」,小南門稱「重熙門」。城周一千五百餘丈,北門與東門皆附外郭,北門城郭額題:「巖疆鎖鑰」。今日除此門仍保持原貌外,餘門不是已拆廢,即是後來改建的。此門以大直山之山石砌成,中有拱門,傳統歇山式飛簷屋頂,不見柱廊的封閉式城樓,朱紅的厚牆直接頂住了簷口,建築格式非常獨特。今址在臺北市忠孝西路、博愛路、延平南、北路與中華路的交叉口。
|
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通行的法典。《北史.卷六三.蘇綽傳》:「帝令朝臣釐改舊法,為一代通典,律令格式多威所定。」晉.范甯〈春秋穀梁傳序〉:「信不易之宏軌,百王之通典也。」
|
七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詩體。七言絕句的簡稱。每首四句,每句七字,平仄、押韻有一定格式。
|
框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事物固有的格式及範圍。如:「張女士所編導的舞臺劇,突破了傳統的框框,令人耳目一新。」也稱為「框子」。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