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重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是兩種樂器以上的合奏,且各樂器各自分任一聲部,以互相協調,互為主從的,稱為「重奏」。按演出時樂器的件數不同,分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等。而按樂器不同的組合,有小提琴奏鳴曲、弦樂三重奏、鋼琴三重奏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即鎛鱗。古代懸掛樂器、鐘的橫木上,用黃金塗飾,刻有龍圖的金花。《說文解字.金部》:「鎛,鎛鱗也。鐘上橫木上金華也。」清.段玉裁.注:「然則橫木刻為龍,而以黃金涂之,光華爛然,是之謂鎛鱗。」
3.樂器名。打擊樂器。即大鐘。古代的一種形制接近於鐘的打擊樂器,無甬有鈕,但不像鐘口呈弧狀,為平口。器身橫截面為橢圓形或圓形。《周禮.春官.宗伯》:「鎛師。」唐.賈公彥.疏:「鎛,如鐘而大。」
梆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樂器名。由兩根硬木棒組成。音響脆而堅實,為梆子戲的主要擊節樂器
吹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吹奏笙、簫等管樂器。泛指演奏音樂。
音樂性向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性向測驗(music aptitude)音樂性向測驗是指,測量個人音樂的知覺與聽覺的潛在能力,這種能力包括對各種樂器的音感辨別、旋律感的比較。美國愛荷華大學的西修,在1919年編製了音樂才能測驗,1939年又將該測驗修訂,是用對象包括國民小學四年級以上至成人。測驗內容包含:(1)音調辨別;(2)音量辨別;(3)節奏辨別;(4)音長辨別;(5)音質辨別;(6)音調記憶等,測驗時要受測者聽一系列配對的音調之後,辨別他們之間的差異。該測驗施測時間大約一小時,有建立國民小學四年級以上至成人的百分位數常模。經研究發現,此測驗的...
木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佛教法器。相傳魚晝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魚形,擊之以警戒僧眾應晝夜思道。形制有二:一為挺直魚形,用來粥飯或集眾、警眾,懸掛在寺院走廊上。一為圓狀魚形,誦經時所用,放在案上。明、清以來,民間音樂和潮劇、粵劇中常用到木魚。使木魚除法器外兼具樂器功能。唐.司空圖〈上陌梯寺懷舊僧〉詩:「松日明金像,山風響木魚。」《水滸傳》第四五回:「若怕五更睡著了,不知省覺,卻那裡尋得一個報曉的頭陀,買他來後門頭大敲木魚,高聲叫佛,便好出去。」
如荼如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旌約為萬人。旌,音ㄐ|ㄥ。 (16) 載常建鼓:設置旗子,擺好大鼓。常,一種繪有日月的旗子。鼓,樂器名。一種用皮革蒙在中空的木桶上所製成的打擊樂器,聲音洪亮。 (17) 方陣:士兵排列成方形陣勢。 (18) 裳:人下身穿的衣服。 (19) 旂:音ㄑ|ˊ,一種在旗旒上畫龍,並在旗竿竿頭繫鈴作為裝飾的旗子。 (20) 白羽之矰:用白色羽毛裝飾的箭。矰,音ㄗ間A繫有絲繩,用以射鳥的箭。 (21) 秉鉞:拿著大斧。鉞,音ㄩㄝˋ,一種形狀似斧的武器,但較斧大,多用作禮仗,以象徵帝王的權威,也用為刑具。 (22) 中陳而立:站在中陣。陳,同「陣」。 (23) 左軍:古代軍陣編制,分左、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木製,箱形,上寬下窄。演奏時,以椎敲擊內壁。古時樂隊演奏時,以擊柷表示音樂開始。《爾雅.釋樂》:「所以鼓柷謂之止。」晉.郭璞.注:「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連底挏之,令左右擊。止者,其椎名。」
個體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是粗俗不堪。並注重通才教育,變成職業選手便以失去自由人的特質。體育競賽注重體態優雅,姿勢美妙。音樂樂器注重多樣變化的七旋琴(lyre),演奏時講求演奏者美感。美包括博,即多變化而非單調。有文法、體育、音樂三種學校,且學生可轉化他校,講求多管齊下且不趨極端的教育。 參考文獻 林玉体(2012)。西洋教育史。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4-8。
曼陀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彈撥樂器。背面似瓜呈瓢形,正面平直,有四組金屬弦,每組二條,音域含三個半八度,常用以伴奏民間舞蹈和歌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