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0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采椽不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采,假借為「棌」,柞木。采椽不斲指以柞木做屋上承接瓦的木條,而不加雕飾。比喻生活簡樸。《韓非子.五》:「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漢.曹操〈度關山〉詩:「不及唐堯,采椽不斲。」
筐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以貯藏布帛、書籍的方形箱子。《荀子.榮辱》:「約者有筐篋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輿馬。」《南史.卷三九.劉勔傳》:「少好學,能屬文,家有舊書,例皆殘,手自編輯,筐篋盈滿。」
矰繳之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為一己私利而用的虛誇言辭。《韓非子.五》:「事敗而弗誅,則游說之士,孰不為矰繳之說,而徼倖其後。」
善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於經商。《韓非子.五》:「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枉突徙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一客人看見主人家直灶旁有一堆木柴,勸告主人將煙囪改建成彎的,並將木柴搬走,以免發生火災。主人不聽其勸告,後來果然失火。見漢.劉向《說苑.卷一三.權謀》。後比喻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宋書.卷七九.文五王傳.桂陽王休範傳》:「桂必除,人邪必剪,枉突徙薪,何勞多力。」也作「曲突徙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杓子。通「瓠」、「匏」。《廣韻.入聲.肴韻》:「瓟,似瓠,可為飲器。」《楚辭.劉向.九歎.愍命》:「莞芎棄於澤洲兮,瓟瓥於筐簏。」漢.王逸.注:「瓟,匏也。」
中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等的歲數。古時將人的壽命分為上、中、下三段。中壽,或謂一百歲,或謂九十歲,或謂八十歲,或謂七十歲,或謂六十歲。《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句下唐.孔穎達.正義:「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下壽八十。」《左傳.昭公三年》:「公聚朽,而三老凍餒。」句下晉.杜預.注:「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唐.孔穎達.正義:「上壽百年以上,中壽九十以上,下壽八十以上。」《莊子.盜跖》:「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呂氏春秋.孟冬紀.安死》:「人之壽,久之不過百,中壽不過六十。」《淮南子.原道》:「凡人中壽七十歲。」
厲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鋒利的兵器。《韓非子.五》:「堅甲厲兵以備難,而美薦紳之飾。」
三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上壽、中壽、下壽。《左傳.昭公三年》:「公聚朽,而三老凍餒。」晉.杜預.注:「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
長耳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褐色羽毛;臉盤主要是黃褐色、臉盤盤緣為黑褐色,角羽長且非常明顯;體背面黃褐色,有暗褐色縱斑及褐色蟲斑,體腹面淡黃褐色,有暗褐色縱橫交錯斑,飛羽及尾羽有暗紅色橫斑<註1>,左右顏盤翻開可見耳孔<註4>,腳和趾密生米黃色的絨毛。 生態習性為寒溫帶夜行性的森林鳥類,喜歡棲息在不是很濃密的闊葉林或針葉林裡,白天藏於森林中靠近樹幹的樹枝上,於深夜出來活動,白天若被驚嚇,飛行路線會呈不規則狀,習慣沿著林緣獵取小型哺乳類及鳥類為食。平時都單獨活動,但冬季時會有八至十隻的群聚現象,在台灣屬於稀少的冬候鳥,非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