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36.23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澄清湖的別稱。參見「澄清湖」條。
吉氏道銀漢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edotia geayi Pellegrin, 1907
體長紡錘狀,略側扁,吻略成尖突,吻長大於眼徑,下腭肥厚,背鰭2枚。體綠色,一暗色條紋自吻端經眼至尾鰭基部縱走,背鰭、臀鰭及尾鰭之外緣黑色。雄魚尾鰭上下兩葉之末端其鮮紅色,雌魚則較淡色。體長小於8公分。
馬達加斯加之淡水域。
為觀賞性淡水魚類,不挑剔餌料,乾燥餌料也會馬上攝食,但應經常投與生餌。因具有第二背鰭,可知與澳洲虹魚(Melanotaeniz)及西里伯斯虹魚(Telmatherina)有近緣關係,此等魚類均有偏好鹹性水域之習性。適水溫在24~26℃,PH為7.3~7.4之略鹹性水域,與一般卵生魚類相同,如將其放入弱酸性之水中時,體質會變不良,如放入中性或弱鹹性之水中時,體質則會恢復。於近水面之水草上產卵,每日會產數個褐色之卵,一般親魚不自食其卵及仔魚。仔魚以豐年蝦餌容易飼育。
為觀賞性淡水魚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銀漢魚目(Order Atheri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道銀漢魚亞目(Suborder Bedotioidei)
銀漢魚系(Series Atherinomorpha)
道銀漢魚科(Family Bedotiidae),Madagascar Rainbow
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為千里達的黑人舞蹈。係與亡者之祭典及對祖先之撫慰有關。由於此舞蹈為法律與教會所禁止,現在皆秘密舉行。當地人深信若無適當的祭祀與舞蹈,祖先將降禍於斯。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硬毛綿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胸甲寬約長的1.3倍;表面被毛且具細微的顆粒;眼部周圍的頭胸甲邊緣無凹陷,約有5個銳利的小刺;上(前)半部邊緣的刺發達。頭胸甲及步足覆有短且粗的羽狀毛,偶有夾雜長毛。大螯前節及腕節具顆粒,末端具發達的齒。第3步足長節長度約為寬度的1.5倍,約頭胸甲的1/ 3。活體主要深棕色或黑色,覆有金褐色毛;頭胸甲具白色斑塊;步足關節處有淡藍色斑塊。全世界目前紀錄最大雄性個體頭胸甲長14.0 mm,寬19.0 mm;最大雌性頭胸甲長12.3 mm,寬15.6 m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33~1896)生於斯德哥爾摩。瑞典化學家,西元一八六七年成功混合硝化甘油與矽藻土而製成炸藥。此後更發明無煙火藥,又投資從事其他專利產品的製造而致富。晚年捐贈巨款,設置舉世聞名的諾爾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上的紋路。春秋戰國時代青銅器多採之,因指稱瓷、銅等器皿上之殼之紋路。
公林豢豬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主要為匈牙利公林(Bakony)地區之牧豬人,在娛樂消遣時所跳之舞。舞者手持斧頭或長鉤杖,身著白色縫有彩色絲線的節慶服裝。舞時以風笛或長笛配樂。舞蹈之主要部分,係由舞者持擦亮之小斧,或塗金之木劍,做模擬之戰鬥。舞中並有殺豬之表演,由舞者一人或二人演出,邊喊邊唱古代流傳下來之歌謠。此種舞蹈在表現每一舞者耍弄斧棍之技巧:旋轉手中武器,互相丟擲武器,將斧頭由胯下丟過,蹲下將兩腿輪番前踢,或向上跳躍,將兩足踵互碰。一種形式是以帽子代表野豬,置於兩個相對舞者間的地面。此時由第三位舞者蹲於地上,嘗試將「野豬」抓走,而原兩位舞者則以手轉動斧頭向「野豬」上面掃過。另一種形式,是以人代表野豬,追逐牧豬人...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西農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祗名。西(Bessie)又稱斯(Bes)、茲(Bez),為埃及之茲或札(Bez or Beza),意為自然之女神,它可能源自於蘇丹(Sudan),是一種原始時代慶典中的神,與人類的歡樂、食物和性有關。羅馬人佔領埃及時,連同司管富饒之女神「愛色斯」(Isis)的神話之崇拜一同傳入羅馬,並結合了羅馬自己之十二種農業慶典,傳入不列顛(Britain)。茲神有一個圍場,後被稱為會所(The House),希伯來語稱為Beth,阿拉伯語稱為Beit。每年一度的茲舞(Dances of Bez)可能已是世上一直傳留下至今最古老之舞蹈。唯現今的西舞中男女舞者,與過去戴面具舞(Mummers...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爾舞蹈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1920年代由舞蹈家瑪麗.藍爾(Marie Rambert)成立的舞蹈學校,為英國栽培了數名優秀的編舞家,如弗烈德力克.阿胥頓(Frederick Ashton)、安東尼.都鐸(Anthony Tudor),與克里斯多福.布魯斯(Christopher Bruce)等。此學校與同樣為藍爾所創的「藍爾芭蕾舞團」(Ballet Rambert)1987年改名為藍爾舞團(Rambert Dance Company),以配合其改變為現代舞的走向有密切的關連。
Selma Jeanne Cohen 主編《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1998.
勒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勒斯(1126~1198)係回教哲學家;生於哥多華(Cordova)的西班牙裔阿拉伯家庭,曾受回教及希臘化時期科學之廣泛教育。他精通醫道和法律,著有醫學摘要〔醫學通則〕一書;他也能將回教法做標準的類編。阿氏精研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三十多歲時,他出版亞里斯多德著作之摘要文集。後來他受託以阿拉伯文譯本對亞里斯多德著述做詳盡評論與注釋。一一九五年因個人思想不容於當時的宗教環境,哥多華的保守宗教團體以異端罪名將他流放;一一九八年去世前,獲得緩刑。
  阿勒斯三本直陳個人思想的重要著作:一是[決定性論文],為回教學者從事哲學工作的權力辯護;二是〔證明法之闡述〕,係有關回教哲學之總論;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