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4365 ms
共 13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紅臉地犀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ucorvus leadbeateri
體長90~130公分,為最大型的犀鳥,腳粗而強健,喙大型,較細長,上喙基部上方突起。全身羽毛黑色,飛行時可見翼有白色斑點。雄鳥臉部以及喉袋皮膚裸露,鮮紅色;雌鳥臉部紅色,喉袋藍灰色;幼鳥臉部以及喉袋黃色,喙上無突起。
分布於非洲赤道以南的東非及南非。
棲息於開闊的疏林以及草原地帶。和其它犀鳥差異很大的是牠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地面行走覓食,而且是肉食性;休息時停棲在樹上。成群活動,一群最多11隻,共同佔有並防衛約100平方公里的固定領域,黃昏的時候會成群鳴叫宣示領域。成群在領域內步行巡邏,在地面撿取、啄食或是挖掘食物。食物包括昆蟲、蛇、陸龜和鼠類等小型動物。繁殖期時一群中只有最優勢的一對會繁殖,其它成員會扮演幫手的角色,協助繁殖者防衛領域、餵食雌鳥和幼鳥。於樹洞中築巢,內部有樹葉襯裡,一窩產1枚卵。
鳥綱(Class Aves)
佛法僧目(Order Coraciiformes)
犀鳥科(Family Bucerotidae)
|
獸聚鳥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鳥獸聚散無常。《漢書.卷六四上.主父偃傳》:「夫匈奴獸聚而鳥散,從之如搏景。」宋.蘇舜欽〈論西事狀〉:「孰不知羌氐之俗,居不常處,獸聚鳥散,本無聚積。」
|
沙即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體色無顯著差異,雌鳥稍淡。眼先黑色,背面沙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尾羽末端及中央尾羽黑色,其餘尾羽白色。飛羽暗褐色,外瓣具灰白色羽緣,內瓣具白色寬邊,翼上覆羽褐色,外緣稍淡。腹面沙灰色,胸部略帶褐色。喙黑色。跗蹠及趾黑色。
|
鳥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鳥的翅膀。例:該隻鳥仔,鳥翼分人射著,所以﹝故所﹞飛毋起來。(那隻鳥仔,鳥的翅膀被人射到,所以飛不起來。)
|
粉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鴿子。常見家禽的一種。飛行迅速,記憶力強,經過訓練以後可以傳遞書信。個性溫和,常被當作和平的象徵。
|
共命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佛教《耆婆迦經》中所記載的雙頭鳥,兩個頭各有神識。
2.命運相同的鳥。常用以比喻夫妻。清.蔣士銓〈水調歌頭.偶為共命鳥〉詞:「偶為共命鳥,都是可憐蟲。」也作「命命鳥」、「同命鳥」、「生生鳥」。
|
駝鳥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駝鳥遇到危險就把頭埋在沙中,自以為平安無事。故將畏縮躲避、不敢正視現實的政策,稱為「駝鳥政策」。
|
野鳥學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對野鳥的興趣與關心為凝聚因素的民間團體。中華民國的第一個鳥會成立於1973年,至今已有14個野鳥學會分散各地,賞鳥人數也由十數人增加到數千人。並於 1988年,更成立了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目前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是一個由基隆、台北、桃園、新竹、南投、彰化、屏東、台東、花蓮、澎湖及金門野鳥學會組成的聯合會,由各地選出的理監事來共同協調、統合各地及全省的活動。野鳥學會成立的宗旨,均是以推廣野鳥的欣賞,進行鳥類研究工作,及推動野鳥及其棲地的保育為重點。鳥會會員在各地的觀察記錄及所蒐集到的資料,形成了重要的台灣鳥類資料庫。鳥會會員對環境保育的關心及參與,使得鳥會演變成今日社會上最具草根性,最能掌握第一...
|
魚驚鳥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成群的魚鳥潰散逃離。形容人因受驚擾而紛紛走避奔竄。南朝陳.徐陵〈冊陳公九錫文〉:「公以國盜邊境,知無不為,卹是同盟,誅其醜類,莫不魚驚鳥散,面縛頭懸。」也作「鳥驚魚潰」、「鳥散魚潰」、「魚潰鳥散」。
|
九頭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傳為一種不祥的鳥。外形似鴉,有九個頭,羽毛紅色,鳴聲刺耳。見《太平御覽.卷九二七.羽族部.鬼車》。也稱為「鬼車」。
2.比喻狡猾或性情古怪的人。如:「他就是這樣陰陽怪氣,難怪別人要在背後叫他『九頭鳥』。」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