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4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火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言十分緊急。如:「十萬火急」。《水滸傳》第二回:「關平恐公有失,火急鳴金。」
|
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輔佐、幫助。《周禮.地官.遂人》:「教甿稼穡以興耡,利甿以時器。」唐.賈公彥.疏:「耡,助也,興起其民以相佐助。」
|
封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疆界。《管子.小匡》:「既反其侵地,正其封疆,地南至於岱陰。」明.陸世廉《西臺記》第一齣:「願明公重奠封疆,再安宗廟。」也作「邦域」。
|
屏東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臺灣南端,北與西北鄰高雄市,東北界臺東縣,其餘三面臨太平洋。面積二千七百餘平方公里,是臺灣最南的一縣。盛產稻米、甘蔗、鳳梨及香蕉,境內有墾丁國家公園和鵝鑾鼻,為著名的旅遊勝地。交通方面,鐵路有屏東線和東港線,公路則以環島公路和南部橫貫公路為主。古稱阿猴,清代臺灣建省後隸屬臺南府鳳山縣及恆春縣,日治時併入高雄州,改名為屏東郡。光復後改屬高雄縣,民國三十九(1950)年十月一日為實施地方自治,而從高雄縣獨立,另置屏東縣,以屏東市為縣治。
|
名從主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應以原主的或原來所在地方的名稱為名。《穀梁傳.桓公二年》:「孔子曰:『名從主人,物從中國。』故曰郜大鼎也。」
|
尨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多紛亂的樣子。《左傳.僖公五年》:「狐裘尨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
通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博通多種才能。如:「通才教育」。《後漢書.卷二六.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韋彪》:「又諫議之職,應用公直之士,通才謇正,有補益於朝者。」《宋書.卷八四.列傳.孔覬》:「夫以記室之要,宜須通才敏思,加性情勤密者。」
|
領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一國領陸及河川以外,鄰接本國海岸,可行使國家主權的海面。國際公法原規定以三浬為領海界線,但近年各國多擴張為十二浬。
|
頭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填好年月的命令狀,是舊時的下行公文。《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郭威自河中歸,道經洛陽,見西京留守王守恩貪鄙聚斂,刻剝百姓,徑出樞密院頭子,命白文珂代守恩做西京留守。」
|
道合志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志同道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志同道合」原作「道同志合」。《論衡》是漢代王充所作,〈逢遇〉篇主旨在說想要在政治上一帆風順,要有好時機,遇到一個提拔自己的人,才高行潔,不保證能夠當官。王充列舉虞舜、許由二人,都是唐堯時的聖人,但虞舜繼承帝統,許由卻遁入山林;太公、伯夷二人,都是周朝時的賢人,但太公受封,而伯夷卻餓死首陽山下。雖然都是聖者賢人,彼此理想、志趣一致,但是同中有異,合中有離,人的境遇不同,結果也就迥異,終究都是取決於出生能否逢時,所遇能否得人。後來「志同道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的志趣和理想一致。出現「志同道合」的書證如宋.陳亮《陳亮集.卷一九.書.與呂...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