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落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某地定居。[例]出獄之後,他找了一個清幽靜的地方落戶,重新做人。
席不及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席不暇暖」之典源,提供參考。 #《淮南子.脩務》1>且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養其欲也;聖人踐位者,非以逸樂其身也。為天下強掩弱,眾暴寡,詐欺愚,勇侵怯,懷知而不以相教,積財而不以相分,故立天子以齊一之。為一人聰明而不足以遍照海內,故立三公九卿以輔翼之。絕國殊俗,遠幽閒之處,不能被德承澤,故立諸侯以教誨之。是以地無不任,時無不應,官無隱事,國無遺利,所以衣寒食飢,養老弱而息勞倦也。若以布衣徒步之人觀之,則伊尹負鼎而干湯,呂望鼓刀而入周,百里奚轉鬻,管仲束縛,孔子2>無黔突3>,墨子4>無煖席5>。是以聖人6>不高山,不廣河7>,蒙恥辱以干8>世主,非以貪祿慕位,欲事起天下利而除萬民之...
解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曉事、懂事。《南史.卷七七.恩倖傳.茹法亮傳》:「法亮便解事,善於承奉,稍見委信。」唐.杜甫〈彭衙行〉:「小兒強解事,故索苦李餐。」
巧偷豪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巧取豪奪」。見「巧取豪奪」條。01.宋.蘇軾〈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詩二首之一:「怪君何處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痴虎頭。」(源)02.宋.周煇《清波雜志》卷五:「老米(芾)酷嗜書畫,嘗從人借古畫自臨搨,搨竟,併與真贗本歸之,俾其自擇而莫辨也。巧偷豪奪,故所得為多。」03.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三.小縣少古蹟》:「總之,彈丸小邑,陋自慚,蓋不得不為此巧偷豪奪之行也。」 
洗耳拱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洗耳恭聽」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據《元曲選》引)1>小官聞知大王避難漢江,因風浪陡作,將夫人小公子都送下水,可怎生又得完聚?敝國遠,不知其詳,請大王試說一遍,容小官洗耳恭聽。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參考資料〕 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由,字武仲,陽城、槐里人也。……由為人據義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聞堯讓而去,其友巢父聞由為堯所讓,以為汙己,乃臨池洗耳。
八達四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阮放、畢卓、羊曼、桓彝、阮孚、胡毋輔之八人。而《朱子語類.卷一一.學.讀書法下》:「看文字不可落於偏,須是周匝。看得四通八達,無些窒礙,方有進益。」「四通八達」一詞的意思則是形容對事理明白曉暢、融會貫通。
熏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熏陶沾染。宋.葉適〈謝景思集序〉:「俊筆湧出,排迮老蒼,而不能受俗學熏染。」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一一.談藝一.粵詩》:「君鄉東粵,人才最盛,正以在嶺海,不為中原江左習氣熏染,故尚存古風耳。」
旮旯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受注意的偏角落。如:「牆旮旯兒」。也作「旯子」、「旮旯子」。
鄉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鄉野偏的地方。《莊子.胠篋》:「所以立宗廟、社稷,治邑屋、州閭、鄉曲者,曷嘗不法聖人哉?」
常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集》3捲和《常建集》2卷。 評價 常建其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 其旨遠,其興。 佳句輒來,唯論意表。 淪於一尉,士論悲之。 詩一卷。 詩題材比較狹隘,雖然也有一些優秀的邊塞詩,但絕大部分是描寫田園風光、山林逸趣的。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