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索垢尋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事生非,故意找碴。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四折:「每日家的去花街酒肆,品竹調絲,被咱家說破他行止,因此上索垢尋疵,他道俺哥哥公門蹤跡何曾至,平空的揣與這個罪名兒。」
架秧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平方言:(1)起。(2)煽動、慫恿。
借米下得鍋,討米下不得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借來的米,因遲早要歸還,故可煮來吃;討來的米,吃了就得終生感恩,故不可以下鍋。指有借有還的事不必太放在心上。如:「借米下得鍋,討米下不得鍋,大家朋友一場,這點錢改天再說。」《崇禎本金瓶梅》第三一回:「你且得手使了,到明日做上官兒,慢慢陸續還他,也是不遲。常言俗語說得好,借米下得鍋,討米下不的鍋。了一日是兩晌。何況你又在他家曾做過買賣,他那裡把你這幾兩銀子放在心上?」
札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猛然、突然。元.無名氏《雲窗夢》第三折:「空教我兜的鼻酸,的臉暈,札的心疼。」也作「札地」。
不伶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了結,糾纏不清。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但見俺有些兒不伶俐,便說是女娘家要騙東西。」
可又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別人所說的話表示異議或加重語氣之詞。猶如現在口語的「這可怪了」、「那奇怪了」。《醒世恆言.卷三三.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可又來!我的父親昨日明明把十五貫錢與他馱來作本,養贍妻小,他豈有你說是典來身價之理?」《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可又來!你不曾去過,怎麼得知道?」
嗊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噘嘴、翹嘴。形容生氣的樣子。《西遊記》第八○回:「八戒嗊著嘴道:『師父,莫信這弼馬溫你!』」
汗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手帕、手巾。《金瓶梅》第八三回:「一面開櫥門,取出一方白綾汗巾,一副銀三事挑牙兒答贈。」《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聘娘又拿汗巾替四老爺拂了頭巾,囑咐道:『你今晚務必來,不要我老等著。』」
見神見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看見鬼神。形容看見荒誕不經的事。《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斷家私》:「眾人看他見神見鬼的模樣,不敢上前,都兩旁站立呆看。」《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是這小夥子調喉,無過是他天性近這一家,又且耽在裡頭,所以轉造轉高,極窮了秘妙,卻又撰出見神見鬼的天話,著愚人。」
舞鸞歌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男女間情愛深厚。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九.長短句》:「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長記欲別時,殘月落花煙重。」明.孫梅錫《琴心記》第二七齣:「曾共錦幃閒,一曲舞鸞歌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