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欂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柱上承梁的短木。《淮南子.本經》:「標枺欂櫨,以相支持。」唐.韓愈〈進學解〉:「欂櫨侏儒,椳闑扂楔。」也稱為「斗」。
袖手無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漸增加,身體也漸漸長大,不到半年,就已經恢復他原來的樣子了。後來「束手無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手無策」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面對問題時,毫無解決的辦法。出現「束手無策」的書證如宋.王柏〈書先君遺獨善汪公帖後〉:「今正恨襄樊失守,人物眇然,蓋於安平無事時,士大夫念慮不及此。一旦事變之來,莫不束手無策。」
送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送別賓客。《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制臺送客時候,獨約伯集明日搬進衙門裡來,同馮主事但只一而別。」
後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內廳,後面的堂屋。《三國演義》第八回:「候呂布至,允出門迎迓,接入後堂,延之上堂。」《儒林外史》第四回:「湯知縣大驚,忙叫換去了吉服;進後堂,擺上酒來。」
下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將壽命的長短分為上、中、下三等,對下壽有三種說法:一說六十歲,一說八十歲,一說八十歲以上。《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矣」句下唐.孔穎達.正義:「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下壽八十。」《莊子.盜跖》:「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
亭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涼亭、亭子。[例]這座公園的造景典雅,有亭臺、流水、曲徑和橋。
心移神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心曠神怡」。見「心曠神怡」條。01.元.王沂〈雪溪詩序〉:「玉峰攢巒,環列嚮。彷徉臨望,心移神曠。」 
飲氣吞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忍氣吞聲」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梁.任孝恭〈為汝南王檄魏〉(據《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檄》引)尒朱榮胡貊遺種,邊塞是居,姦宄妄才,凶愚醜類,茹血餐腥,本非人品。依隨水草,取類馬牛,而包藏禍圖,竊懷反噬,遂長驅種落,用襲我周南。……梁大皇帝,功踰五帝,道邁三皇,負扆當軒,平章百姓,垂而治,協和萬邦。今遣同州刺史范遵等,董率前鋒,揚旌致討,先取滑臺,鼓行金谷。關東英俊,河北雄才,痛桑梓淪蕪1>,室家顛殞2>,飲氣吞聲,志申讎3>怨。 〔注解〕 (1) 桑梓淪蕪:故鄉家園淪陷荒蕪。 (2) 室家顛殞:家庭宗族震盪滅亡。 (3) 讎:音ㄔㄡˊ,通「仇」,指仇怨。
揖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向賓客手行禮。如:「揖客入門」。《文選.揚雄.解嘲》:「當今縣令不請士,郡守不迎師,群卿不揖客。」宋.洪邁《夷堅丙志.卷四.青城老澤》:「少頃,設麥飯一缽,菜羹一盆,當席間環以碗,揖客共食。」
一籌不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點計策也提不出來。見「一籌莫展」條。01.《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旨擯棄,其極至於九重深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