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5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稱諸侯或君王的封地為「國」。如:「魯國」、「齊國」。《易經.師卦.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唐.柳宗元〈封建論〉:「漢興,天子之政行於郡,不行於國,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
2.有土地、人民、主權的團體。如:「中國」、「美國」。
3.城市。《孟子.離婁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
4.地方。如:「水鄉澤國」。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
5.姓。如春秋時齊國有國佐。
1.代表國家的。如:「國旗」、「國歌」。
2.本國的。如:「國人」、「國土」、「愛用國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給。通「供」。《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恭敬。通「恭」。《左傳.文公十八年》:「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
姓。如黃帝時有共鼓。
1.雙手抱拳。通「拱」。《荀子.賦》:「聖人共手,時幾將矣。」
2.環繞、護衛。通「拱」。《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1.一起、一同。如:「共鳴」、「共存」、「和平共處」。《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
2.合、總計。如:「共計」、「籃子裡共有十顆蘋果。」
分享、合用。《論語.公冶長》:「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相同的。如:「共識」、「共相」。
跟、和。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姻緣簿全憑我共你,誰不待揀個稱意的?」
秘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南美洲西部。參見「秘魯共和國」條。
共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厲王出奔後,周、召二公攝政,號稱「共和」。見《史記.卷四.周本紀》。一說為共伯和攝行天子事。
2.國家主權在全體人民,不立君主的國體,稱為「共和」。
B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羽鳥;BOF討論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對某特定問題或主題,在會議上或私下組成的非正式討論團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