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烏絲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於卷冊或織於素的黑色界格。明.蔣防《霍小玉傳》:「遂取繡囊,出越姬烏絲欄素縑三尺以授生。」
骨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扇子。以竹、木、象牙等做骨架,再貼上紙或,可折疊。也稱為「折扇」。
倉倉皇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恐懼忙亂的樣子。《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卻是渡頭船家周四,手中拿了白竹籃,倉倉皇皇,對王生說道。」
縞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白與麻衣。《戰國策.齊策四》:「後宮十妃,皆衣縞紵,食梁肉。」
2.白所製的帶子與麻布所製的衣服。典出《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與之縞帶,子產獻紵衣焉。」比喻朋友間的相互餽贈。隋.孫萬壽〈答楊世子〉詩:「縞紵始云贈,膠漆乃相投。」
僮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使喚的奴婢。《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月給用度,賜萬疋,僮婢百人。」也作「童婢」。
汲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汲水的繩子。《隋書.卷二四.食貨志》:「東都城內糧盡,布帛山積,乃以為汲綆,然布以爨。」宋.陸游〈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一○首之六:「百尺持汲綆,道長畏天暑。」
石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天然礦物纖維。可分為蛇紋石石棉和角閃石石棉。多為白色、灰色或綠色,具絲光澤。纖維柔軟、耐高溫及酸鹼,是熱和電的絕緣體。纖維長的可以紡織成石棉布,供做防護用品;纖維短的可以和水泥混合,做成建築材料。石棉對人體的肺有害,久曝其中,易導致石棉沉著病。也稱為「不灰木」、「不盡木」、「不燼木」、「石絨」。
藍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讀書人的家常服飾。唐.韋應物〈送秦系赴潤州〉詩:「近作新婚鑷白髯,長懷舊卷映藍衫。」明.張自烈《正字通.衣部》:「明制,生員襴衫,用藍蒚蹯,緣以青,謂有襴緣也。俗作襤衫。因色藍改為藍衫。」也作「襴衫」。
澄泥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硯。其質堅如石,扣之有金屬聲,以刀劃之無痕跡。因其利用囊置於河水所淤積的細泥製成,故稱為「澄泥硯」。唐人品硯以虢州澄泥為第一。
夾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印花染色的方法。始於秦、漢之際,唐代以後非常普遍。用兩塊木板雕刻同樣圖案的花紋,再將布對折夾入二板中,然後在雕空處染色,成為對稱的染色花紋。後發展為用鏤花油紙版塗刷印。所染成的織物也稱為「夾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