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名不虛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名不虛傳」之典源,提供參考。 ※◎1《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太史公1>曰:「吾嘗過薛2>,其俗里3>率多暴桀子弟,與鄒、魯4>殊。問其故,曰:『孟嘗君5>招致天下任俠,姦人入薛中,蓋六萬餘家矣。』世之傳孟嘗君好客自喜,名不虛矣。」 〔注解〕 (1) 太史公:指司馬遷(西元前145∼前86),字子長,西漢時人。生於龍門,年輕時遊歷宇內,四十二歲繼承父親司馬談為太史令,並承遺命著述。因辯護李陵降匈奴事,觸怒武帝下獄,受腐刑。後為中書令,完成《史記》,為紀傳體之祖,亦為通史著作之祖。 (2) 薛:春秋時國名,地約在今山東省滕縣東南。 (3) 里:鄉里。 (4) 鄒、魯:鄒,...
名不虛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名不虛傳」之典源,提供參考。 ※◎1《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太史公1>曰:「吾嘗過薛2>,其俗里3>率多暴桀子弟,與鄒、魯4>殊。問其故,曰:『孟嘗君5>招致天下任俠,姦人入薛中,蓋六萬餘家矣。』世之傳孟嘗君好客自喜,名不虛矣。」 〔注解〕 (1) 太史公:指司馬遷(西元前145∼前86),字子長,西漢時人。生於龍門,年輕時遊歷宇內,四十二歲繼承父親司馬談為太史令,並承遺命著述。因辯護李陵降匈奴事,觸怒武帝下獄,受腐刑。後為中書令,完成《史記》,為紀傳體之祖,亦為通史著作之祖。 (2) 薛:春秋時國名,地約在今山東省滕縣東南。 (3) 里:鄉里。 (4) 鄒、魯:鄒,...
巷議街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
槁項黃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枯瘦的項頸,發黃的面容。形容非常飢瘦。《莊子.列禦寇》:「夫處窮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
樽俎折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料〕 《戰國策.齊策五》蘇秦說齊閔王曰:「臣之所聞,攻戰之道非師者,雖有百萬之軍,比之堂上;雖有闔、吳起之將,禽之戶內;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間;百尺之衝,折之衽席之上,故鍾鼓竽瑟之音不絕,地可廣而欲可成;和樂倡優侏儒之笑不之,諸侯可同日而致也。……故曰衛鞅之始與秦王計也,謀約不下席,言於尊俎之間,謀成於堂上,而魏將以禽於齊矣;衝櫓未施,而西河之外入於秦矣。此臣之所謂比之堂上,禽將戶內,拔城於尊俎之間,折衝席上者也。」
飛黃騰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飛黃騰達」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據《全唐詩.卷三四一.韓愈》引)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欲知學之力,賢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學,所入遂異。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年至十二三,頭角稍相疏。二十漸乖張,清溝映汙渠。三十骨骼成1>,乃一龍一豬。飛黃2>騰踏3>去,不能顧蟾蜍4>。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一為公與相,潭潭府中居。問之何因爾,學與不學歟。金璧雖重寶,費用難貯儲。學問藏之身,身在則有餘。君子與小人,不繫父母且。不見公與相,起身自犁鉏。不見三公後,寒飢出無驢。文章豈不貴,經訓乃菑畬。潢潦...
隨波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心聲。文中寫到屈原在被放逐後,披頭散髮,形容枯槁地在江邊行走。有一位漁父看到他,問他說:「您不是三大夫嗎?怎麼落得此地步?」屈原回答:「因為舉世皆濁只有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不見容於朝廷,所以被放逐於此。」漁父便問:「自古以來,聖人都能隨環境變化調整自己,既然舉世皆混濁,何不淈其泥揚其波呢?」「淈」(ㄍㄨˇ)是擾亂而使其混濁之意,「淈其泥揚其波」就是要屈原隨著大環境,跟著眾人起舞,一起沉淪。《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也收錄這篇文章,同句話則載為「隨其流而揚其波」,意思與原意相似。後來「隨波逐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沒有確定的方向和目標,只依從環境潮流行事。
瓦解冰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冰消瓦解」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據《文選.卷四四.檄》引)昔夫差承闔之遠跡,用申胥之訓兵,棲越會稽,可謂強矣。及其抗衡上國,與晉爭長,都城屠於勾踐,武卒散於黃池,終於覆滅,身罄越軍。及吳王濞1>驕恣屈強2>,猖猾3>始亂,自以兵強國富,勢陵4>京城。太尉5>帥師,甫下滎陽,則七國6>之軍瓦解冰泮7>,濞之罵言未絕於口,而丹徒之刃以陷其胸。何則?天威不可當,而悖逆之罪重也。 〔注解〕 (1) 吳王濞:劉濞(西元前213∼154),漢高祖劉邦兄子,封吳王。文帝時,其子與太子劉啟因下棋相爭,遭太子以棋盤擊殺,遂使劉濞不滿於朝。後劉啟即位為景帝,諸王驕肆,...
怕不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豈不是、難道不是。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三折:「姐姐每,肯教誨,怕不是好意?爭奈我官人行怎敢便話不投機。」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三折:「怕不是鄉,大家要看個風水。」
同病相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同病相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吳越春秋》這本書,記載了春秋時吳、越兩國的歷史。伍子胥原為楚國大臣,楚王聽信讒言殺害其父兄,伍子胥因而逃到吳國,受到吳王闔的重用。後來楚國的白喜也因其祖父被讒言所陷,遭平王殺害,而投奔到吳國。伍子胥向吳王引見他,使他也同樣受到闔的重用,並常與之商討國事。吳國的另一大臣被離相當不解,便問伍子胥說:「您為何初見白喜就如此信任他?」伍子胥回答:「這是因為我的遭遇和白喜一樣。你應該聽過〈河上歌〉吧?裡面有一段歌詞說:『同病相憐,同憂相救。』就好像受驚的群鳥,聚集而飛;受阻的流水,回旋聚合。我這樣是同病相憐。有誰不會因思念故鄉,而更同情和自己有類似遭遇的...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