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發怒的聲音。《集韻.入聲.覺韻》:「嚗,怒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浮腫。《集韻.平聲.虞韻》:「胕,腫也。」《山海經.西山經》:「有草焉,其名曰黃雚,其狀如樗,其葉如麻,白華而赤實,其狀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晉.郭璞.注:「治胕腫也;音符。」《黃帝內經素問.卷二○.五常政大論》:「寒熱胕腫。」唐.王冰.注:「胕腫謂腫滿,按之不起。」
1.足。《集韻.平聲.虞韻》:「跗,足也。或作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瘋狗。《集韻.去聲.祭韻》:「瘈,狂犬也。」
褦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明曉事理,不懂事。《土風錄.卷八.褦襶》:「徐堅《初學記》載魏程曉〈伏日〉詩:『今世褦襶子,觸熱到人家。』《集韻》,褦襶,不曉事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拉、伸。《集韻.上聲.準韻》:「捵,手伸物。」如:「她梳了頭髮,捵平了裙子,就進去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刺。《集韻.入聲.覺韻》:「捔,刺也。」《文選.張衡.西京賦》:「义蔟之所攙捔,徒博之所撞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捲起衣袖。《集韻.上聲.獮韻》:「帣,斂衣袖也。」《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髡帣韝鞠跽,侍酒於前。」唐.司馬貞.索隱:「帣,謂收袖也。」
1.有底部的囊袋。《集韻.平聲.仙韻》:「囊有底曰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色將明而未明。《玉篇.日部》:「昒,旦明也。」《集韻.入聲.勿韻》:「昒,未明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色的。《集韻.平聲.麻韻》:「赮,赤色。」南朝梁.江淹〈翡翠賦〉:「今乃依赮火之絕垠,出赤縣之紘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朗的地方。《集韻.上聲.養韻》:「塽,地高明處。」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