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1.82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傳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個民族在各時代、各地區,大致相同的文化、思想,主要表現在宗教信仰、風俗民情、文學藝術等方面,稱為「大傳統」。
門巴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大陸地區西藏南部墨脫、林芝和錯那等縣及其迤南地區。操門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無文字,通用藏文。婚姻以一夫一妻制為主,亦有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信仰佛教外,也信仰請神驅鬼的原始宗教。生產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和採集業。
瑣羅亞斯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波斯人,約生於西元前六世紀中至西元前五世紀中。為拜火教的創始人,認為光明之神馬士達是宇宙的主宰,能和黑暗之神對抗。其教在唐朝時傳入中國,稱為「祆教」。信仰者多為西域的胡人。
古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老的寺廟。[例]這座古寺是先民來此地開墾時所建,至今仍香火鼎盛,是當地的信仰中心。
鄂溫克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鄂溫克」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的人」。其原住地在貝加爾湖一帶,曾被稱作「索倫」、「通古斯」、「雅庫特」等,今分布在輝河、伊敏、巴彥托海鎮、巴彥嵯崗、錫尼河東及嫩江支流、興安嶺等處。人口約二萬六千餘。經濟以農、林、漁、牧業為主。社會組織分氏族(哈拉)及家族(莫昆)。婚姻行一夫一妻制。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的通古斯語支。信仰以薩滿教為主,亦有信喇嘛教、東正教者。薩滿教為泛靈信仰,每一氏族都以一種鳥為其圖騰。
彭紹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允初,號尺木,又號知歸子及二林居士,際清是他受菩薩戒的法名。江蘇長洲縣人。清代著名的居士。乾隆三十四年進士及第,授縣官,辭不就。因結識羅有高與閱讀明朝高僧紫柏的全集,受到感動而歸心佛法,尤深信淨土。他在淨土教義上除蓮池外,最推重省庵。平日常閉關念佛,發願迴向。著有《一行居士集》、《居士傳》、《阿彌陀經約論》、《一乘決疑論》等。對清代淨土信仰的推展有重要的影響。
馬雅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丁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分布在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和伯利茲等地。操馬雅語,屬佩努蒂語系。具有古老的象形文字和新創的拉丁字母文字,且已能精確計算出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的準確日數和置閏的方法。信奉天主教,但仍保留多神信仰和自然崇拜。藝術方面,馬雅人擅長於建築,更是製造陶器和裝飾品的能手。在十六世紀中被西班牙人所滅。
拴娃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傳說信仰。婦女到娘娘廟燒香求子後,選擇廟中嬰兒形狀的泥偶、木偶抱回家,象徵將會如願,稱為「拴娃娃」。
錫伯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在東北瀋陽、開原等地,及新疆伊犁河流域的察布查爾、霍城、鞏留等地。所操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使用錫伯文,現多已漢化。族源說法不一,一說是鮮卑後裔,一說屬通古斯族,一說與滿族同源。初居今呼倫貝爾盟海拉爾東南的綽爾河流域,十七世紀中遷至嫩江、齊齊哈爾一帶。十七世紀末,全部被編入滿洲八旗。清高宗乾隆年間,一部分人被編為錫伯營,移防新疆,頗有功績。主要從事農業。信仰多神,少數信奉薩滿教及喇嘛教。
泛土耳其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西元1880年代,由亞塞拜然(蘇俄占領)與奧圖曼帝國的知識分子所提出,特指將全世界的政治、文化與民族認同的土耳其人聯合起來對抗外族的思潮與運動。特別是在二戰期間,蘇聯占領下的土耳其人企圖復興奧圖曼帝國時代的民族光榮以對抗蘇聯政體。現今也包括中亞庫德族人、新疆突厥人、亞塞拜然人等土耳其之外地區人民的泛土耳其認同。也稱為「泛突厥主義」。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