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74.50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倫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別人可以相比。在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北方,漢獻帝只是傀儡,沒有實權。後來,曹操病死,曹丕繼位為魏王,想要篡奪漢室,又不想落人口實,便逼漢獻帝「禪讓」,自己故作推辭,如此三次之後方才接受帝位。華歆時為相國,曾與其他公卿一同上言,請曹丕接受禪讓。在文中華歆盛讚曹丕的德行「無有為比」,意思就是說︰德行十分崇高,沒有人能夠比得上。後來「無與倫比」這句成語可;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沒有能比得上的。
逸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脫塵俗的氣質。《文選.曹丕.與吳質書》:「公幹有逸氣,但未遒耳。」
左顧右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有《曹子建集》十卷。 (2) 吳季重:吳質(?∼西元230),字季重,三國魏濟陰人。才學通博,與曹丕交誼獨厚。漢獻帝建安中朝歌長,遷元城令,入魏,拜震威將軍,督河北諸軍事,封列侯。 (3) 足下:古代下對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辭。此指吳質。 (4) 鷹揚:特出。比喻文名遠播,如鷹之飛揚。 (5) 鳳歎虎視:形容談吐文雅,器宇軒昂。 (6) 蕭:蕭何(?∼西元前193),漢初沛人,佐高祖定天下,論功第一,封酇侯。漢初律令多出其手。卒諡文終。 (7) 曹:曹參(?∼前190),字敬伯,漢初沛人。與蕭何同佐高祖定天下,封平陽侯,繼蕭何為相,一遵蕭規。卒諡懿。 (8) 儔:音ㄔㄡˊ,匹敵、相...
摘句尋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尋章摘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尋章摘句」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讀書時著重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少深入研究。典源出自《吳書》。三國時劉備蜀軍攻打東吳,吳主孫權派使者趙咨向魏文帝曹丕求援。曹丕用嘲笑的語氣問趙咨:「你們吳國的君主很知道要讀書嗎?」趙咨回答說:「吳王率領百萬雄兵,任賢使能,志存經略。如有空閒,就博覽群書,領略其精髓,不像普通的讀書人,只知道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不深入研究。」後來「尋章摘句」被用來形容讀書時著重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少深入研究。如《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亦用以指寫作時,多套用前人的章法、語句,而不講究創意。如唐.李賀〈南...
述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述與創作。《文選.曹丕.與吳質書》:「德璉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學足以著書,美志不遂,良可痛惜。」
良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優秀或稱職的史官。《後漢書.卷四○.班彪傳下.論曰》:「議者咸稱二子有良史之才。遷文直而事覈,固文贍而事詳。」《文選.曹丕.典論論文》:「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
體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作者的精神本體及其所表現的氣質。通常指文章的格調而言。《文選.曹丕.典論論文》:「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
萬緒千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貴族,但生活簡單,不好奢華,也沒有架子。十幾歲就飽讀詩書,下筆成章,很受曹操的喜愛。他的哥哥魏文帝曹丕繼位後,由於妒忌他的才能,並不重用他。曹植身懷才幹,想為國家效力,卻處處踫壁,所以不時寫文章上書皇帝,希望能獲得重視。但終其一生都未如願,最後抑鬱而終。這篇〈自試令〉就是為了表達心意所寫,文章中自述近期的遭遇,指出受到王機、倉輯等人的誣蔑,被降罪貶謫,回到自己的屬地,安分地過日子。不料仍然受到王機等人的百般刁難,身邊大小事搞得焦頭爛額。雖然如此,對國家王朝仍忠心不二。日前皇帝駕臨,與我重拾舊歡,還有豐厚的賞賜,我無以為報,只有繼續堅守效忠的心志。所以寫下這篇〈自試令〉,並貼在門上,以告天下。...
吳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30)字季重,三國魏濟陰(今山東省定陶縣)人。才學通博,為五官將,文帝時官至震威將軍,督河北諸軍事,封列侯。與曹丕交誼獨厚,時有書札往還。
載馳載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既放馬快跑,又加以鞭打驅趕。形容騎馬疾行。《詩經.鄘風.載馳》:「載馳載驅,歸唁衛侯。」三國魏.曹丕〈善哉行〉二首之一:「載馳載驅,聊以忘憂。」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