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南枝向火北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的遭遇順逆不同。參見「南枝北枝」條。《斬鬼傳》第九回:「老爺見他時,勸勸他,須要雨露均沾,不可南枝向火北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上指脾陽不振而引起脾胃虛的病症。主要症狀有腹痛、嘔吐、泄瀉、四肢冷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秋。如:「已是秋時節,大地顯得蕭瑟冷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溫急遽下降,導致農漁牧作物遭受破壞或死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準備禦過冬的事。唐.杜甫〈小園〉詩:「問俗營事,將詩待物華。」
2.天的景色。唐.杜甫〈村雨〉詩:「雨聲傳兩夜,事颯高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酸不體面、不大方。《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一回:「我只插戴了這一點撈什子,還覺著怪塵的,誰知你倒那麼驚天動地起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舞名。古代西域風俗歌舞。又稱《潑湖乞》或《潑胡戲》、《渾脫舞》、《蘇幕遮》等。最初可能與佛教有關,印度、緬甸都有淋雨,和互相潑水為戲的習俗,印度名《蘇幕遮》含有聚會之意。該舞係沿絲綢之路,經中亞諸國(康國),前蘇聯撒馬爾罕,經新疆,龜茲(庫車)、高昌(吐魯番)傳到長安稱《潑胡乞》,可能為潑水節儀式的演變。其後成為群眾性規模大的樂舞活動。最早的文獻記載,《周書.宣帝紀》:「大成(西元579)十二月甲子,御正武殿集百官及宮人,內外命婦,大列伎樂,又縱胡人乞,用水澆沃為戲樂。」《新唐書.西域傳》康國條:「以十二月為歲首,尚浮屠法,祠祆神,出機巧技,十一月鼓舞乞,以水交潑為樂」可見在中亞撒...
人怕老來窮,毋怕露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怕晚年才窮困,猶如稻子怕露以後遭風的吹襲。此用老者的顧慮來勸戒少年人,應在少壯時多賺些老本,免得年紀大了便後悔莫及。例:頭擺人講:「人怕老來窮,毋怕露風。」話人在後生該下愛知煞猛打拚,無老欸正後悔就赴毋掣了。(從前人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勸人在年輕時要知道努力打拚,不然老了才後悔就來不及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患瘧疾。《金瓶梅》第五八回:「媽媽便氣了一場病,打了,睡在炕上半個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富豪王元寶大雪天宴客的酒會稱為「暖會」。五代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上.開元.掃雪迎賓》:「巨豪王元寶,每至冬月大雪之際,令僕夫自本家坊巷口,掃雪為徑路,躬親立於坊巷前,迎揖賓客,就本家具酒炙宴樂之,為暖之會。」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