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飛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雜技。演員舞動裝有活絡環形鐵片的鋼叉,使其在臂、腿、肩、背等處滾動或拋擲空中,然後接住。按姿勢的不同,有蜻蜓點水、蘇秦背劍、鳳凰展翅等多種花樣。
|
候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候上場表演。如:「演員都在後臺候場。」、「表演前,她常利用候場時間閉目養神。」
|
參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謁、拜見長輩或位尊者。亦指喜慶時演唱堂會戲,演員在開場前至臺上向主人家行禮賀喜。《紅樓夢》第七一回:「一時,臺上參了場,臺下一色十二個未留髮的小廝伺候。」也作「參堂」。
|
女兒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孩兒嬌柔的姿態。如:「她撒賴地跺了跺腳,露出嬌憨的女兒態。」
|
串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戲曲、戲劇表演的業餘演員。《紅樓夢》第六六回:「他家請了一起串客,裡頭有個做小生的叫柳湘蓮。」
|
泗州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安徽淮北一帶的劇種。起初全為男演員,二十世紀起,女藝人逐漸出現。伴奏樂器為牛角梆子和土琵琶。唱詞的規格嚴謹、形式固定,可單獨唱,亦可聯唱。曲調自由,可因人而異。民國三十八年以後,泗州戲音樂變得活潑熱烈,男女都用自然聲,但女腔多在下句末使用向上七度大跳的假聲。曲調具有清新流暢、活潑優美、閃板起唱和連續切分音等特點。參見「拉魂腔」條。
|
串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扮演、飾演。[例]應導演的邀請,他特別在這齣連續劇中串演父親的角色。
|
老班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戲班中的主要基本演員。後來泛指一個單位或組織的基本成員。如:「自從新首長上任後,他以前的老班底也陸續跟著過來了。」
|
搭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搭蓋場景,用於拍攝、演出。如:「大家趕工搭景,好讓演員們能順利彩排。」
|
白字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廣東、福建、香港、澳門等地的戲曲。因唱、念均用方言而得名。白字戲屬童伶制,演員到變聲期不能唱白字曲者,則須去正字戲,所以著名藝人很少。傳統劇目有二百多個,大都為傳奇故事。音樂屬曲牌體,分大鑼戲、小鑼戲兩種。大鑼戲原用大管弦,後改以竹弦為主奏樂器,小鑼戲以小嗩吶為主,配以響盞等。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